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燕山立马望姚州,极目晴云鸟外浮。


记取他年传循吏,冰天桂海一时收。

青衫白发换绯金,二十年来一日心。


说与南人应鼓舞,零陵城下有棠阴。

朔云逢入觐,南纪送归藩。


地昔埋轮旧,官今列岳尊。


冰霜回晚烈,风日散春温。

主人雅重苦相留,故我依然又一秋!


曲沼那容神鲤化,长空始纵大鹏游。


侯门祗剩冯谖铗,客路谁添季子裘!


远道天寒归不得,春来冰泮发梅州。

蛮荒埋首屈经生,投笔从军壮此行!


戎马仓皇争武汉,飞鸿迢递梦昆明。

相逢未几遽分襟,别酒临歧感念深。


迟我十年销壮志,送君千里起雄心。


九门城阙龙初蛰,六诏山川鹤在阴。

儒冠跋涉敢辞劳,直以诗书化不毛。


盛世用文兴礼乐,黉宫接武贡英髦。


密依坛杏登弦诵,独对山茶设醴醪。

乃祖吾藩相,而孙上舍生。
一门贤子弟,三辅旧家声。
僰道羊肠险,秦关马足轻。
我入滇池数千里,载万卷书非得已。
不将一鹤伴琴来,多恐禽轩累行李。
宜园亭馆清如仙,周遮竹地梅花天。
滇阳十载过重阳,忘却登高在异乡。
红叶山川多胜概,金仙楼阁自凄凉。
逢僧尽是能诗客,邀我同登选佛场。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
隔断中原万馀里,耳边无处闻弦歌。
我来正值兵戈后,厌听边声出刁斗。
万汇伾伾倚大浑,俊明何敢后君恩。
兵戎珍重仍持节,桃李虚无半在门。
六翮齐云鹏未碍,双瞳如电鉴非昏。
忠诚不结主,谁复事擎拳。
用舍非关我,行藏岂问天。
抗颜麟阁画,矫翮燕然镌。
攀梅望乡邑,画舸及春行。
亲识欢相迓,旌旄惯不惊。
怀哉庙堂具,介尔丘园情。
远别容何意,临流各尽觞。
硕人怀凤举,吾道与川长。
莫谓旬宣地,应闲献纳章。
道丧日巳久,俗漓那复敦。
小人利口实,太上贵忘言。
凤竹苞维固,髯松寒更繁。
独抱文章印,驱车背朔风。
行歌万里别,声教百蛮通。
列郡创残后,诸生色笑中。
万里滇南帅阃开,幕僚今喜得英才。
胸中丘壑供挥染,眼底烟霞任剪裁。
闭户读书逾十载,出门献赋动三台。
病起亲畦菜,常怀饭我恩。
有方能入药,无和未成飧。
迹比䲭蹲野,心忘鴳适樊。
马卿持节甸西东,騋牝长鸣起朔风。
冀北群应逢伯乐,鲁坰才不颂僖公。
六师气溢腾骧外,万国灵扬驾驭中。
朝有程书野有歌,行过颍水复黄河。
天于斗极瞻时近,风自棠阴憩处多。
七郡图经随我在,百年田里谓民何。
疆圉萧条轸帝心,职方使者奉纶音。
西关不杖张骞节,北野真赍郭隗金。
秋水骅骝千里近,春风苜蓿四郊深。
昆明池水绝惊波,帝遣巡行意更多。
汉尉几人能节制,尧封何地不包罗。
塞逾南岳无鸿到,路比西川有鹤过。
晴色豁双眸,玉节向南游。
乍离天上宫阙,声名已到遐陬。
试看平生名节,好似迎风寒露,冰在玉壶秋。
空门学业独超群,受职新承圣主恩。
共喜汤休工觅句,复怜支遁最能文。
九华山色云边见,三峡猿声月下闻。
桂林古名郡,风俗殊不薄。
人才接武兴,往往多卓荦。
洪武壬申冬,我忝持教铎。
灵椿既凋瘁,萱花复萎黄。
哀哀孝子心,郁郁酸衷肠。
旨甘叹莫致,音容讵能忘。
簪笔多年侍赤墀,旬宣今喜沐恩私。
才华总谓公卿荐,姓字谁期圣主知。
晓日锦衣辞凤阙,春风兰棹上滇池。
除书晓捧下云霄,路入滇池万里遥。
花县夙闻弦诵美,枫宸新沐宠恩饶。
蓟门春色随行骑,杨子潮声送去桡。
南浦祖筵开,骊歌将阕。
彩鹢乘风江上发。
便道乡关,山水应增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