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将军今为庶,茅屋住云林。
白帽长年著,黄精积雪寻。
已闻瓜地近,更说鹿门深。
中林避世士,茅屋一闲云。
雨笠寻芝术,晴窗究典坟。
竹深羊仲至,瓜熟邵平分。
高堂华烛延宾客,叠嶂层崖写秋色。
五老天寒楚树青,九疑日暮湘云白。
茆屋溪头何处村,长林无人啼鸟闻。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大姚江头风乍稀,小陆宅前人独归。
霜枫红于大药染,沙鸟白似孤云飞。
持螯把酒一生足,食蛤踞龟千劫非。
郁郁倦时燠,云汉雨如洗。
美人既云遘,胡宁不忻喜。
微烟升夕树,鲜月度秋水。
东海倪迂十年别,昨日朱颜今白发。
作诗作画犹未休,酒后挥毫见三绝。
缘江白屋知几家,参天古木僵龙蛇。
云林先生老更迂,酒酣落笔元气俱。
沧洲赤县随意扫,不学徐熙没骨图。
沉犀石带波涛润,石上烟梢势千仞。
前辈风流嗟已矣,看山画里跫然喜。
石脚下插江水清,烟岚杳眇群峰峙。
玩图安得随渔人,桃花源上秦时民。
人日才过春未深,满城风雨昼阴阴。
又逢元夜传柑燕,恰似重阳泛菊吟。
字写硬黄当几畔,砚分浅碧到溪浔。
绿遍江上草,游子涉远道。
雪消春涧花满冈,南越三吴俱异乡。
桂林波生赤鲤肥,凉风萧萧透絺绤,华开黄菊行将归。
烟树望中迷,春流接断堤。
束装迟明发,揽衣听晓鸡。
蘼芜绿遍江南路,蒲帆风轻云外度。
初阳被原隰,微风度檐楹。
修竹弄晴色,嘉禾敷春荣。
君隐笠泽上,观物以怡情。
峨峨天平山,秀色横具区。
龙门两崖束,壁立削铁如。
岚深萝磴滑,冈回樵径纡。
春草蔼碧色,春泉流白云。
时觅渔樵侣,行穿麋鹿群。
览古发长啸,寻幽探秘文。
地僻无辙迹,知为静者居。
山泉激石驶,岩树覆窗虚。
洗药坐濯涧,负苓行读书。
白云兮央央,群山兮苍苍。
云之间兮乔木,山之阳兮草堂。
中有美人兮貌清且扬,胸中粲粲兮五色文章。
为约禅林兴便倾,况逢地主共题名。
笙歌入院还穿竹,野服披云更拉僧。
山阁松风飘远磬,石床花影暗残经。
望望遥峰紫翠深,轻车乘兴此登临。
山空佛屋烟常锁,地阒禅房藓日侵。
度壑不妨珠履迹,出岑宁是白云心。
吾家住在白云乡,竹树阴阴护草堂。
此景若从图画看,可人惟有米元章。
因风吹活,带月飞归,向曲廊停住。
黄昏深院,帘卷了、萼绿华来何暮。
玉环身世,只一片、秋魂难诉。
问讯杨夫子,经年客异乡。
南浮湘水远,西望楚天长。
五岭梅花发,孤城草色荒。
幽亭古木净萧萧,江月云山远莫招。
昨夜西风吹梦去,共谁相对说渔樵。
云林三十六峰齐,独振京尘向旧栖。
天上桃花新结子,水边杨柳已生稊。
浊醪对客秋三径,啼鸟催人雨一犁。
云木蔽清野,峨眉横素秋。
一雨过大壑,百川会新流。
未能闻至道,宁即歌远游。
句曲先生世所怜,新诗字字总清妍。
楚江祇漫听春雨,蜀上那知有漏天。
树隔青山迎好客,华开白日照芳筵。
窈窕平林岸岸流,雨柯凉叶树楼楼。
秋风个里梁溪思,南市津头欲问舟。
花明快雪钩帘坐,谩把闲情写竹枝。
谁谓两生仍在鲁,亚知三谢最能诗。
溪头姑恶当人语,露下戎葵向日垂。
九龙峰上雨云乾,影落栖神涧水寒。
云林雨过踏青阳,涧水溅溅老树苍。
不是砚坳云作阵,疏篁空自拂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