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秋雾郁不开,曚昽夹溪树。


深枝尚宿禽,寒叶时惊露。


我居溪之阴,早景诚所慕。

瑶圃高秋会,金闺奉诏辰。


朱轮天上客,白石洞中人。


佩响泉声杂,朝衣羽服亲。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


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


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

延缘看落日,伊轧到溪西。


丫路依冈转,垂萝拂盖低。


喜从中道见,痴效小儿啼。

寒花明隔坞,暝色欲归潮。


未愁山路黑,莫放板车摇。


耄耋供人事,儿孙候此桥。

窣波影里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


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


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松细舌茶。

黄花如故人,别久喜复面。


浇泥一杯酒,安用较深浅。


清霜开浮云,黄落信风卷。

介寿诚有取,无问人所宜。


君看菊花潭,事见桃源诗。


东坡百世士,敢比流俗知。

道人如青松,孤高不成丛。


爱此黄金花,萧然有淳风。


新诗皎秋月,警我野性慵。

经年混蒿艾,蕴藏应待时。


清香密渍沉,微风助纷披。


宋玉昧秋意,乃作儿女悲。

离索自可笑,衰迟谁见怜。


亭亭摇落中,一枝小窗前。


正色有家法,细看清且妍。

不学桃与李,芬芳竞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悴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荆棘困松柏,风雨乱昏晓。


干戈几时息,年来费天讨。


孤芳如谢安,端恐非小草。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淩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节物更徂候,幽衿属钓台。
兰苕兼佩长,桂叶学旗开。
鹊避惊弦去,鱼随晚饵来。
槐池湛晴波,日光敛馀照。
乐彼池上人,乘闲晚垂钓。
悠悠七里滩,高风许同调。
到今白发青裙,孱生算有花知道。
驼囊秃颖,雁书剩缕,随身还好。
槐府传观,蕊宫进奉,当年瑶草。
上人悟觉空,久已遗世虑。
清吟启玄机,妙语发新晤。
孤鸿忘远翔,疲马怀蹇步。
荒城住行李,故人亦淹留。
稍迁墟丘间,爱此石泉幽。
长夏晴复雨,风气如清秋。
漙漙清露洗残妆,静倚疏篱暗吐芳。
不逐黄花候秋节,笑看殷叶陨风霜。
寒潭谁致南阳种,晚景宜登靖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