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湖外青山案几横,卷帘幽坐少逢迎。


一钩香饵看鱼上,万顷金波待月生。

一轩正在碧湖傍,莲子枯时荇菜香。


最爱夜深鸥鹭散,钓船明月似潇湘。

东湖水似鉴湖明,红白荷花自在生。


只有香风吹客座,更无烦暑到檐楹。

群山高下漫湖漘,暝霭朝霞物物新。


驿道更穿东北去,青铜影里看行人。

区区终日困尘劳,长恨仙山去路遥。
岂谓一朝供顾挹,坐令逸气出层霄。
昔日吕公游洞庭,玉箫吹裂芦花汀。
秋空一剑忽飞去,夜月千山烟冥冥。
天地茫茫乌兔急,波涛汹汹蛟螭腥。
中天皓月出云端,耿耿河山剧一观。
十郡玲珑乌鹊隐,四山寥廓斗牛寒。
杯斟白练当仙掌,歌落清霜绕画阑。
隔水楼台耸佛宫,缘云扪石得榰筇。
布金地主空遗像,折桂仙翁失旧踪。
人去远山留夕照,僧归晚径带残钟。
吕仙亭前林木幽,吕仙仙去名空留。
吕仙时乘黄鹤游,中宵剑气横清秋。
世间万事如浮沤,乾坤千古人悠悠。
洞庭万里连沧海,石室千年隐翠微。
华表月明笙鹤下,苍梧云湿剑龙归。
南城老树名空在,枕上黄粱梦已非。
鹤驾鸾骖入杳冥,望中遗迹照人清。
只今缥缈烟云里,应有仙家犬吠声。
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
岭北啸猿高枕听,湖南山色卷帘看。
朗吟亭下莓苔绿,对酒那知春句足。
为君拈起紫鸾笙,强把燕歌吹一曲。
故人别家游河朔,莫厌山高尊酒薄。
明朝一艇下长川,亭际空馀松子落。
我愧无能使两川,龟琴为伴仅三年。
清朝自是朝真客,何必登山更望仙。
岳阳城南吕公洞,道人见客无迎送。
事少方知日月长,身闲未觉功名重。
竹影松阴生午凉,山色湖光设朝供。
郁郁苍梧山,高高吕仙台。
山川故无恙,仙人去不回。
空馀千岁松,根深茯苓埋。
仙客祠前古木阴,黄花有约共相寻。
虚教太守多情分,堪叹中丞抱恨深。
酌酒共谁争好兴,登山无伴废长吟。
节到重阳敢放过,吕仙亭上客情多。
莫嫌老态簪花丑,其奈歌童劝酒何。
对面君山藏暮景,卷帘秋水漾清波。
每遇秋光兴便多,偷闲随意入烟萝。
云山洞里无拘系,羽客祠前任笑歌。
花酒可怜如我老,簿书忘却奈人何。
层云森古寺,返照静渔矶。
山色水传去,溪声松助之。
听经孤鹤舞,采药一僧归。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
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
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
仙子高栖海上山,一尘不到石台间。
鹤随仙客收棋去,龙伴山僧采药还。
风送白云归洞口,钟随明月到人间。
系舟古巴江,曳杖真仙亭。
金舆簇画戟,玉几罗翠屏。
堂堂十八公,独立霜中英。
且可浮沉随俗里,更将强健斗尊前。
悬知天上多官府,盍向人中作地仙。
半篙渌涨狎鸥边,万点青尖拄笏前。
水色山容斗清好,吴中关市有巢仙。
重阳当痛饮,对酒更生悲。
惆怅芝山梦,死生俱别离。
山僧独好事,为我结茅茨。
茶仙榜亭中,颇宗樊川诗。
滩流斗落惟璠玙,雕栏照水光如濡。
层峦叠巘争蟠纡,翠岩百尺蹲於菟。
何年巨人出归墟,揭竿合负神鳌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