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盐车心愧渥洼姿,邂逅风云妄自期。


啮雪岂无归汉日,饭牛犹有相齐时。


君看短褐琴横膝,谁许峨冠剑拄颐。

写照今谁下笔亲,喜君分得卧云身。


口中无齿难藏老,颊上加毛自有神。


误遣汗青成国史,未妨著白号山人。

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

湿云生两屦,细雨暗孤篷。


悔不桐江上,从初作钓翁。

识字深村叟,加巾下版僧。

担挑只草屦,壁倚一乌藤。

得酒犹能醉,逢山未怯登。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钟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无功可上凌云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侬家有轴郭熙山,堕在冰溪雪岭间。


有弟新来眼如月,为侬洗手拾将还。

笔端人物更江山,外弟周郎两不难。


可把吴松半江水,博他头上进贤冠。

握中一寸毫,宝匣百炼金。


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古人固不识,今人或所钦。

天然形貌写何难,难得灵台上笔端。


朋党论兴三出日,不知谁作正人看。

我向无中生出妄,君从妄里却求真。
葫芦可画虽依本,阿堵知君画不亲。
气质纷不齐,四海无似人。
藉令貌相近,气有醇不醇。
善观人品者,仪观与机神。
直缀还绦岸幅巾,三年海外见来频。
鬓髯若为添霜雪,始觉衰容更逼真。
用志专精妙入神,援毫肖象夺天真。
能将绘素传奇表,似与公侯结胜因。
娄德高僧通夙命,王维善画记前身。
谁家阿堵点能真,四十馀年不数人。
临颖笔端饶气概,泰和象外妙精神。
闲留我在心千古,老遇君来貌一新。
有客来从东海湄,笔弄丹青自得师。
囊中二像示我亦草草,我于斯人如见之。
溪翁本丰颔,匏翁故多髭。
春舫来君剡曲东,高谈珠玉满幽丛。
酒杯光溜葵榴日,竹簟凉分菡萏风。
笑我山林松一壑,羡谁富贵槿千红。
曹霸逢佳士,殷勤为写真。
今君仍妙笔,顾我独何人。
轩冕曾无意,功名敢问津。
人生天地洪炉中,形色散殊俱不同。
画师笔底要真似,妙想乃与天机通。
肖岩后出独超诣,睥睨众史如儿童。
倦辔曾投林下宿,短篷重见越江边。
人归河岳仪型在,事隔桑溟物色传。
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驰誉丹青有古风,笔端及我未宜蒙。
云台麟阁遥相望,枉写褒公与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