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中铨覆拟下慈宸,又作东西补掾人。


去国虽逢零霰暮,过江未失杂花春。


西山气爽聊持版,白纻袍馀且制巾。

公荣自可不与饮,子美何时得细论。


正遇题舆陈仲举,岂容无礼灌将军。

江城春霁雪初融。
楼观瑞烟中。
向晚金莲无数,一时开遍东风。

云敛峭寒轻,雨涨春波渺。
旅枕无堪梦易惊,啼鴂声催晓。


尚忆故园花,红紫为容好。

草木无情解悦人,徒因见少得名新。


剪裁罗绮空争似,研合丹青太逼真。


尤物端能耗地力,痴儿竟欲费精神。

珍重谁移洛下根,玉盘径尺露花新。


不劳铅粉强为色,自是肌肤淑且真。


美恶本非春有意,栽培直恐伎凝神。

长江渺渺片帆开,一曲离歌落照催。


挟妓每过桃叶渡,寻僧重上雨花台。


芙蓉古岸犹堪采,禾黍遗宫尽可哀。

齐国有奇士,卓行由性真。


霸馀俗尚利,忽见三代民。


兵荒家不残,货充廪粟陈。

金尊开梵阁,皂盖俯芳洲。


日落青山远,江寒白雪流。


楚云归浦晚,胡雁带边秋。

青溪何处掩柴关,迢递天涯客未还。


杨柳尚连江令宅,楼台应对谢公山。


乌衣冠盖今何似,白下风流尚可攀。

雄剑不希世,光气腾紫霄。
登城敌头白,挥手明星摇。


千秋神怪有离合,满堂华烛风飒飒,此时起舞翻离觞,六月寒云欲飞雪。

细雨都门洒鬓丝,葛衣初授客行时。
卿家兄弟知名旧,远道弦歌出宰迟。
凋瘵岂惟西浙在,廉明真与长官期。
杜陵总是名家子,白驹赤血能千里。
追风蹑景匹神龙,一顾长安秋思起。
霞标遥立海城岑,台彩低临玉树阴。
恻恻重恻恻,舟舵动行色。
岁晚念尊亲,华亭有归客。
琴清孤月白,酒尽众山碧。
激昂意气欲凌云,他日同朝仅见君。
国论是非谁史笔,諌垣轻重几弹文。
山连吴楚三台近,水出江河两纪分。
才怪多言言已多,风来水面便生波。
不如跳出樊笼去,独和尧夫击壤歌。
太极生人人会谈,但能知二不知三。
谁将拈出三中一,还与濂溪老子参。
会当子午全无象,子到中间一点生。
从此乾坤还日月,此天先后自分明。
东风吹绿垂杨枝,摇烟扬日轻如丝。
幽鸟飞来立枝上,金眸苍羽标格奇。
慧性还能学人语,花外时闻数声度。
高秋篱落露华浓,佳节何年酒盏空。
彭泽白衣来远圃,龙山乌帽落轻风。
菊因人赏花方媚,诗出天然句始工。
老圃秋容次第开,晚山清节可谁陪。
日高重影参差见,风细微香远近来。
盈把采馀陶令手,落英飧老屈原杯。
今古瀛洲上,蟠桃几度花。
喜闻新结实,荣献到君家。
云液酣王母,天歌散紫霞。
君不闻伊挚初耕有莘野,禄之弗顾千驷马。
春作秋成随老农,贫贱甘心万人下。
一朝幡然感三聘,五就成汤五就夏。
乡里昔承平,甲第争相高。
十年罹兵燹,瓦砾生蓬蒿。
君家全盛时,池馆集群豪。
渺渺江湖日欲低,淡云笼雨眼中迷。
东风不与行人去,只管催莺故故啼。
花影著船仍逐浪,莺声到耳似夸春。
殷勤吩咐堤边柳,莫把柔条系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