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礼藉标三瑞,灵篇首五芝。


忽传神草植,高出庙垣楣。


物色甘泉诏,形容缪袭辞。

列圣储灵贶,坤珍应祀仪。


分葩对牟首,观瑞驻华芝。


毓德繇皇始,彰功在圣时。

平生出处与迍通,五十年中事事同。


晚岁金门陪末议,一朝华箦见将终。


晋贤已失苍生望,鲁国还嗟我道穷。

告卧春明日,灾逢本命年。


英灵百人敌,奄忽一朝捐。


妙墨宗祧秘,遗文太史编。

接武由童冠,论年并巳庚。


切磨三友益,终始一交情。


少别才经夏,何言遂隔生。

台阁三朝旧,丝纶载世承。


早年钦妙誉,末路愧同升。


论议无吾间,文章岂众能。

四纪文章老,三朝侍从贤。


安车初就第,华发未垂颠。


道卷留藩翰,才豪付简编。

东曹礼乐竦朝端,忽奏皇华遣豸冠。


五色文章金匮富,九天风露玉壶寒。


江头画舫迎潮去,海上青山立马看。

曾看长安陌上花,万方人物仰皇家。


龙门变化风雷夕,凤阙瞻依日月华。


晓色宫槐连御柳,春声叠鼓带凝笳。

天门金榜日华东,百辟趋朝仰六龙。


玉食前羞常及旰,功裘列献又迎冬。


云深螭陛凝朱草,露缀鸾旗滴翠松。

海上青油檄,城中白发簪。


百年重得老,万事独馀心。


过客门嗤雁,遐荒字抵金。

屈指汉遗老,如君复几何。


凤池冠剑近,铃阁典章多。


国已成禾黍,人还隐薜萝。

名门世所仰,伟器人初识。


除书出省垣,匹马发山驿。


金台芳春宴,玉署清昼寂。

滦水东风净物华,石鳌峰下驻仙车。


清明草检归黄阁,胜日开筵近紫霞。


万户砧声闻别馆,九天秋色落谁家?


仙郎赋罢长回首,南去还乘八月槎。

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


珠彩下连星错落,桂花曾对月婵娟。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

秋天碧云夜,明月悬东方。


皓皓庭际色,稍稍林下光。


桂华澄远近,璧彩散池塘。

绿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时。


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


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

满朝清望更谁如,才略文章尽有馀。


避宠怕闻调鼎鼐,爱闲专喜掌图书。


歌诗唱和心偏乐,势利奔趋迹自疏。

楮冠仍用竹为簪,随分林亭自称心。


病里亦难全断酒,老来无柰更耽吟。


闲行策杖青苔径,静坐移床绿树阴。

衰病增加我斗谙,头风目眩一般般。


纵逢杯酒都无味,任听笙歌亦寡欢。


朝退便思亲枕簟,客来多倦着衣冠。

朝退归来只在家,诗书满架是生涯。


吟成拙句何人和,按得新声没处夸。


夜景最怜蟾影洁,秋空时见雁行斜。

何事情怀郁不开,为思蓬阁谪仙才。


通宵空有梦魂去,隔月更无篇咏来。


夜室已闻啼蟋蟀,秋庭惟见长莓苔。

烟光澹澹思悠悠,朝退还家懒出游。


静坐最怜红日永,新晴更助小园幽。


砌苔点点青钱小,窗竹森森绿玉稠。

烂熳海红花,花中信殊异。


万朵压栏干,一堆红锦被。


颜色烧人眼,馨香扑人鼻。

圣主怜才古所稀,转知吾道有光辉。


特宣秘府群仙会,教看遥空六出飞。


痛饮不容停盏斝,冥搜各要斗珠玑。

宝相为嘉号,移根自蜀都。


远来还可重,他处更应无。


嫩叶细裁绿,芳英匀抹朱。

地僻尘埃少,幽居一院清。


自题花色号,暗记树根茎。


竹撼萧疏影,松摇淅沥声。

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


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

穆穆上清居,沈沈中秘书。


金铺深内殿,石甃净寒渠。


花树台斜倚,空烟阁半虚。

崩岸惊涛不可闻,新湍陡处手初分。


共听夜雨还伤我,独趁秋风却羡君。


东阁只嬴抄秘本,北山重补未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