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望尘斗以北,倾盖江之阳。


命驾慰迟暮,倚楼讯行藏。


下榻沉疴失,拥彗端忧忘。

姑射吸风仍饮露,洛妃习礼更明诗。


梅花浑不施朱粉,直以天香与雪肌。

纨扇上,谁添栀子花。
搓酥滴粉做成他,凝蝉纱。


夭斜。

尝闻名山有旦评,可览不如可游妙。


可游复不如可民,绘林想亦同兹道。


唐岱笔法老尤健,云烟淡染秋山照。

昏灯老屋宣南集,旧味醰醰最不忘。


少日年华真一梦,兵尘天地永相望。


翻因高咏生离感,可笑寒灰守故香。

垂钓乱蒲间,心将鸥鸟闲。


长竿不设饵,孤艇坐看山。


清晓乘流出,薄暮放歌还。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
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
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

佛寺云边。
茅舍山前。
树阴中、酒旆低悬。

风流彩扇出西州,寄与白莲老社头。


遮日招风都不碍,休从侍者索犀牛。

五月江声入阁寒,故人西望倚阑干。


珠帘新卷西山雨,第一峰前独自看。

绾结同心绶带宜。
合欢消息好春时。
妍风怀袖美人贻。

谁写天真第一枝,盈盈霞色照轩墀。


多情错认杨妃醉,亭倚沉香日暮时。

好风凉月大堤傍,何限秋光扑画墙。


回首乱山飞鸟隔,一林烟雨满横塘。

轻粉钩花,明金簇蕊,九华谁写宫扇。
钿朵幽丛,露甃几番曾见。
月上时、玉鬓新扶,风动处、罗帷香满。

玲珑白玉斝,置在翡翠盘。
清池明月夜,怪尔生秋寒。
貌得筼筜墨未干,萧萧离立万琅玕。
此君心事坚如石,一握清风拂面寒。
舒卷都归掌握中,行藏无意任遭逢。
斯民憔悴如烦热,消得先生几扇风。
春妇还闻戒老莱,江山亦未厌凡才。
舂陵道脉昆陵子,又送清风入手来。
春风绿遍林间木,想见晴岚扑闲屋。
山人琴剑未归来,知谁把我残书读。
细雨山城,西风酒旆。
深秋景物皆诗句。
天留老眼看黄花,一年一度重阳醉。
东风作意酿轻寒,帘外谢池春晓。
香雪枝头剩多少。
一分是病,三分是恨,瘦得诗难肖。
画里相逢,可能似我填词处。
故人先许。
兼要新题句。
趣在窗前不剪,梦从池上初归。
但觉光风到手,犹疑清露沾衣。
草长沙露尖,风急波生绉。
两个渔郎任意行,不问谁先后。
纶竿腥乍收,饭甑香初透。
却敌能分北顾忧,齐纨何似掌中筹。
一挥听取清风起,散作边城六月秋。
水边芳草绿茸长,石畔新蕉凤尾香。
满目化机谁解领,掀髯应不为诗忙。
豸冠趣在丹青表,公子情多山水中。
六月高堂不知暑,向人随手拂清风。
晋帖纷纷逐逝波,画中徒见右军鹅。
家鸡亦有临池兴,未必元和愧永和。
书带青青草似苔,绛驺飞处小蓬莱。
良工可识词林客,为作朱衣入眼来。
五月京华吹旱尘,江乡风物系情频。
满陂绿水连堤草,雨后蜻蜓不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