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彩舟遥指尉佗城,一路恩光送客行。
宪庙纪成劳太史,礼闱文出羡诸生。
鹅黄酒熟承颜好,兽锦袍新绚目明。
卜居欣得侣,咫尺巷西东。
老马能知道,新诗合注筒。
鞭庭春不远,扫径雪初融。
山东老人王舜耕,平生与山如有情。
左涂右抹何草草,却似真山被山恼。
山西太史留侯孙,爱山自谓山可飧。
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
衣冠济济堂中人,犹似前时起居注。
门下斜连金水河,石桥五垒横蛟鼍。
暂去还来隔岁期,山中猿鹤谩相疑。
行藏有道乾坤在,敢望摅忠答圣知。
抱玉频年未受怜,一魁天下亦恬然。
此行更系词林望,不为湖山好放船。
南风吹马旱尘飞,粟种难投麦事非。
不忍离亭对尊酒,芸编相赠两依依。
多病惭归旧从班,却从京邸送君还。
情知到日都无恙,乐在双亲一笑间。
爱客幽僧开竹房,春来偏称举离觞。
东风立马情如海,南雪欺人鬓欲霜。
关树萧疏家在望,江梅零落路生香。
沉沉石室乱云间,万事都忘只有闲。
暂辍玉堂挥翰手,一时吟遍谢家山。
句水分携二十年,却临南海望青天。
元戎为解陈公榻,下客惭非孺子贤。
冷艳一枝梅照眼,清光五斗酒盈船。
不是集仙来咏竹,更谁能继紫微吟。
看随霜雪终吾老,寄语锄犁勿见侵。
欲把一竿垂直钓,更须十亩广清阴。
重山复水碧相连,胜地欣逢太守贤。
欲倒樽罍秋色里,故邀宾客画图边。
丹青迥压王摩诘,骚雅仍兼白乐天。
承明厌直下天来,聊继昭亭小谢才。
珠迸玉盘诗得句,月腾金浪酒盈杯。
江城未许民心借,京国颙瞻召节回。
苏州方称白公才,又见宣城谢守来。
两处溪山重秀发,一亭风月助徘徊。
水光飐滟龙鳞活,岫影参差雁序开。
驱车何所适,独往观药洲。
荒芦喧鸟雀,怪石森龙虬。
大亭插层城,玉虹跨深沟。
朱明洞天门,元戎要客入。
谁云蓬莱远,浮丘果相挹。
如超顿地禅,曾不假梯级。
声名入洛弟兄传,出拥旌旗老集仙。
挹月珠玑光射海,凌秋雕鹗气横天。
文章落笔元无敌,器宇藏春岂有边。
宝塔疑神运,擎天此柱雄。
势分吴越半,影插斗牛中。
拔地无层限,登霄有路通。
唐时胡马入长安,下马胡儿倚马鞍。
今日升平无此物,樽前聊写画图看。
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
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边尘。
鱼跃鱼沉都不知,垂竿只要得鱼归。
天寒浪急鱼难得,愁入芦花日又西。
曹将军画少陵诗,林氏家藏相国题。
不动精神瞻御座,风云万里入霜蹄。
芦黄水落秋将暮,鼓翼各寻云外路。
为问归飞归底处,我今亦向江南去。
南人不识白皑皑,直怪狂风舞乱梅。
向道元戎召和气,岭云翻雪入城来。
南来匹马厌红尘,喜见梅花似玉人。
都为岭头无腊雪,故教六出占先春。
绰约芙蓉照碧湍,红绡衫薄不胜寒。
吹香洗露情多少,只得元戎一饷看。
栖函藏轴一轮中,种种难名宝网丛。
莫道石盆无大地,只今成就圣王宫。
青山重复路逶迤,虽近州城俗客稀。
只有史君频得句,时时吟袖带云归。
西庵吟醉忆君同,忽得新诗思愈工。
下笔捷才如阵马,接人和气似春风。
敬亭姑孰犹为远,庾岭端山更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