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夜论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圣泉清且冽,乃在此峰西。


久别频相念,重寻定不迷。


杖藜聊独往,茗碗且教携。

地宽榛莽遍,天迥露珠漙。


早出衣从湿,归来日已干。


长镵聊自托,被灶笑相看。

所贵遮吾眼,方将理葛藤。


谁知斫轮处,犹有读书僧。


三冬无俗物,千古得良朋。

闭门事行脚,当下息奔波。


一日能千里,诸方如我何。


跛牂夸迅疾,夸父逊蹉跎。

偶来非久住,所得乃无穷。


树浅频移鹤,天高任转蓬。


自夸双足健,不觉一瓢空。

年来惟善病,高枕水西楼。


独宿同孤鹤,闲眠笑老牛。


云阴山被薄,月满竹床幽。

清泉供濯足,休笑道人顽。


等觉原平等,闲身岂有闲。


鹤归云外步,僧踏水中山。

举世为形役,吾生愿息机。


相逢无半语,惟劝掩重扉。


同病怜孤鹤,将闲博一饥。

九夏安居近,闲房得便宜。


本来无破漏,何用更修治。


雨细泉先入,风轻暑不知。

小补成新筑,能闲拟乐邦。


墙低山入榻,池浅月摇窗。


开径惭非诩,居亭恰是庞。

闲园过宿雨,野水浸堂坳。


渐觉多忙事,商量葺破茅。


远天收螮蝀,斜日织蟏蛸。

昨夜梦行脚,茫然失圣凡。


有人坐盘石,云是补陀岩。


明月下沧海,长风吹布衫。

有客频相劝,言师道过严。


蝇屯偏择秽,蜂聚却因甜。


苦节多成病,长饥为矫廉。

高视薄云汉,书空止自谙。


眼边无怪事,指下有清谈。


真易何须画,圆伊不待三。

频频相管带,处处惜光阴。


此意无人会,唯君知我深。


孤明虚一盼,静夜息三心。

草屋近南亩,远风来渺冥。


披襟纳凉驶,觌面识居亭。


虚室静生白,孤灯长自青。

人间天所忌,久雨阻经行。


不放终宵月,空馀半夜明。


自来还自去,谁送复谁迎。

偶然发清啸,飞出水云乡。


天籁一时寂,山风万里长。


苏门心自远,竹里老偏狂。

本欲成高咏,低吟背落花。


隔樯人久立,多恐是诗家。


风细不关树,泉轻微漾沙。

兀兀成吾是,悠悠笑尔曹。


自从来此住,坐久不辞劳。


一榻空诸有,双趺送二毛。

儒门洵澹薄,吾道不萧条。


午食喧群雀,春蔬盈一瓢。


闻钟炊玉粒,洗钵闭松寮。

曾上飞云去,今来水石边。


临风振衣袂,回首忆当年。


千仞何为者,七斤殊不然。

古梅枝亚地,春老子偏繁。


惜绿斜开径,怜黄镇掩门。


虫饥防钻核,蚁语诫伤根。

每怜橙荫好,端坐挹清芬。


近树安茶灶,移根傍水云。


八风深浩荡,一气自氤氲。

箐篁三亩宅,落箨四无邻。


枝叶删将尽,萧条乃见真。


去留惟便我,疏密不因人。

清明分善种,谷雨及时栽。


即事堪怀古,长歌归去来。


人无终岁力,花仅一秋开。

小池荒已久,春藕种来佳。


尘世能无染,真香静入怀。


浅深随所托,清浊岂相垂。

入门先学圃,隙地垦榛芜。


一雨喧童稚,双畦逐老夫。


充厨先野菜,虚架代新瓠。

却防佳客至,先寄数行书。


但愿存真契,无劳念索居。


风埃盈几案,藤蔓碍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