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脚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见二百四十尺突兀之高楼,但见炊烟万灶宿貔貅。


上有啼鸦噪鹊如泣诉,下有藤蔓老树根据枝相虬。

绣岭岌层峦,岧峣十九盘。


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

登高始觉太虚宽,白雪须知唱和难。


云渡琐窗金榜湿,月移珠箔水精寒。


九天星象帘前见,六代城池直下观。

试往骊山顶上行,朝元孤绝耸峥嵘。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


两后绿苔多滑径,叶间红子不知名。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云意阴晴覆寺桥,秋声瑟瑟径萧萧。
五湖新约尊前订,十月轻寒画里销。


凭翠槛,数烟桡。

晚钟流岩壑,寻声经叠嶂。


重游二十年,云山故无恙。


来登四宜堂,聊此息筇杖。

忆昔神君下降来,朝元宝阁倚山开。
九重天近春如海,五色云深锦作堆。
杰搆几番遭劫火,遗基空自长莓苔。
丹梯起杰构,陡出松桧顶。
置身何缥缈,眦皆入涬溟。
睛晖荡朝昏,全湖辨畦町。
朝来山气不胜寒,古木长林面面攒。
旷览太湖三万顷,还元阁上一凭栏。
摩挲石柱藓痕斑,亡国如鸿去不还。
无复切云三百尺,祗传风铎在人间。
海内兵尘已十年,上方钟鼓独依然。
史臣锡号承天宠,中使函香出御筵。
山列九龙蟠紫翠,楼开五凤敞云烟。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蒙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
风日逾暄妍,遨头输先辈。
映水苔枝空,迎面玉尘碎。
国香已谢华,夭采各舒熊。
之子期不来,独往践佳兴。
招提绝人迹,松关閟幽茜。
皎月独弄姿,水木俱清醒。
胜友争秋爽,明河让月辉。
况当凉夜永,复此清兴滋。
随事命杯酌,移坐面澄漪。
僧楼借床眠,宵残听粥鼓。
清盥据梧坐,山翠飞入户。
夙慕渔洋名,常如梦天姥。
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苍岑。
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阴。
茫茫浑显气,天地通水府。
融结判三元,鸿蒙开万古。
中天郁崔嵬,迥阁栖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