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琴罢杏坛长自舞,蹁跹何遽永相违。


漫追坡老舟中梦,谁复丁仙海上归。


声断夜窗松月在,迹存春径雨苔微。

曾承明诏就安车,辞谢天颜返故庐。


已有诸郎膺宠渥,闲情因得伴樵渔。

礼乐推三代,文章似六经。


应时明出处,当世仰仪刑。


贾谊趋宣室,桓荣表汉廷。

哲士云亡道未亡,林端阡表起虹光。


鉴湖东畔文江曲,过客应多式路傍。

箕裘相继有遗经,不独家庭桂子荣。


江右年来登进士,蜚英多是旧门生。

排难应须让鲁连,邦家民物总安全。


至今父老思遗德,每对诸孙话昔年。

到家尤喜及花时,想共邻翁对酒卮。


醉后定知无杂语,繁华应只话京师。

春水初泮水微茫,千里家山一叶航。


随处迟留即行乐,计程灯夕过钱塘。

高隐丘园雪满颅,何由巾履到皇都。


要将眼见贤甥贵,宅相当年信不诬。

萧萧华发被恩荣,圣主于今重老成。


只恐东山眠未得,蒲轮非久又相迎。

纶音褒美拜恩归,父子同荣世所稀。


不但到家人共喜,旧时泉石总生辉。

幢幢车盖出都门,宴别江亭日未曛。


归会耆英风致好,举杯花下说君恩。

别来无物寄相思,千里聊将玉一枝。


老去风流仍复在,制成箫管月中吹。

与君一别十年馀,每见人来问起居。


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君在南京我北京,江云塞树总关情。


别来几度相思夜,孤馆青镫听雨声。

生平野性爱林泉,别却林泉已十年。


肯信而今图画里,有林泉处即欣然。

太史文章表墓阡,群公哀挽集成篇。


人生百岁谁无死,似此尤堪慰九泉。

丹旐翩翩引夕晖,楚江西上片帆飞。


赐金未及娱亲旧,不料家山殁后归。

不意微疴便殒身,词垣那得更相亲。


朝参旧有金门籍,点检而今减一人。

年来三径已荒芜,漫把归心写画图。


落落书声深竹里,相过曾记敝庐无。

贤郎禄养正宜留,底事匆匆买去舟。


世泽共推家学在,荣封重沐圣恩优。


一帆烟水离京口,两岸云山过越州。

居处高闲体自安,襟怀谁得似君宽。


邻家酒熟邀春社,钓艇鱼来共晓餐。


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

渺渺白云天一隅,贤郎瞻望久离居。


宦游虽念道途远,亲老肯教音问疏。


椿桂同芳多雨露,芝兰交映绕阶除。

闻说当年谒至尊,布袍藜杖入军门。


六韬适遇风云会,二子皆承雨露恩。


丘陇岂期身遽殁,功勋应与国长存。

腊尽重城暮雪残,词垣斋直坐更阑。


金莲光灿青绫夜,宝鼎香飘玉署寒。


阿阁喜同威凤宿,明堂遥睹衮龙盘。

别去两经春,寄来书更频。


只期重握手,宁料永伤神。


禄养悲贤子,情亲泣故人。

贤郎居谏职,定省惜相违。


到此未为久,如何又欲归。


家园梨果熟,溪市蟹螯肥。

玉署编书未及完,佩声无复上金銮。


可怜残稿留遗箧,掩卷令人不忍看。

烽火西京铁骑秋,莼鲈何事赋三休。


云霄重曳尚书履,烟雨能容钓客裘。


醒梦当年怜塞马,勋华随地泛江鸥。

倚伏飞潜愿力能,雍雍凤鸟九霄层。


孤臣折槛原无党,众正弹冠赖有朋。


廊庙此时瞻北斗,秦淮久已挂秋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