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传闻天玉此埋堙,千古谁分伪与真。


每向小庭风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径草侵芒屩,庭花堕石台。


小亭幽事足,野色向人来。


坐上乌皮几,墙间大瓠罍。

微风不动敛涛湍,组练晶晶色界寒。


斜照发挥犹未尽,月明残夜更来看。

亭依三塔占清幽,松竹环除翠欲流。


晚色晴开千嶂月,波光冷浸一天秋。


琼瑶影里诗僧屋,云锦香中钓客舟。

平波不尽蒹葭远。
清霜半落沙痕浅。
烟树晚微茫。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
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

山深疑路断,古寺忽开门。


乔木风霜急,荒崖云雨痕。


朝霞明翠霭,秋雨濯岚昏。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
故人何处?一夜溪亭雨。


梦入新凉,只道消残暑。

缥缈风烟上,谁栽柏满庭。


诸郎浑玉雪,前哲想丹青。


举国思人鉴,重泉掩德星。

自夺幽人去,江山胜气无。


只今埋宿草,谁复奠生刍。


满世儒冠宠,他年史笔诛。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溪。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事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


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


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

吾师一席光,从谁借于是。


一声凤凰鸣,五色映天地。


此光师自光,何预他人事。

一寸春晖值万金,谁能白发系光阴。


燕莺已付忺新耳,蚕麦犹关活世心。


坐到夕阳如梦寐,看来时事只沉吟。

十日前来翠满腔,重来二麦已摇黄。


春风亦自知艰食,日夜吹嘘早熟香。

危世见交情,相逢坐小亭。


平看二麦秀,虚受万山青。


往事酒俱醉,可人诗自醒。

玉琢云阳练折溪,虚无灵气隐虹霓。


山川未许含光燄,化出天宫太乙藜。

晚春天气绿园林,小上危亭酒未深。


紫燕归来知倦翼,黄鹂飞去有清音。


水烟望望山明灭,风雨时时景晦阴。

西湖秋色近如何,落日轻桡载酒过。
缓带元戎移小队,长裾狂客共高歌。
纤纤新月窥霜柳,飐飐香风折露荷。
徙倚望西南,秀色如可掬。
湘水蹙纤罗,湘山叠明玉。
清辉来西隅,朝爽浮万屋。
蔚蓝水中天,岧峣千万重。
楼观耸烟霞,光景浮星虹。
天上老仙伯,万劫冰雪容。
昔闻石幢寺,今见瑞光亭。
一水东南碧,四榕冬夏青。
往来多俗子,老病抱遗经。
终年萧寺里,人迹往来稀。
雀踏梁尘落,蜂穿木屑飞。
佛幡书古偈,僧壁挂禅衣。
琳山寺前雨翻盆,辟邪渡头争渡喧。
湖光主人敬爱客,解装咄嗟开酒樽。
江城花尽柳亦老,薄暮欢娱怜草草。
竹里徜徉了,花开也一过。
桃杏东风浅,海棠春意多。
华丽岂不好,达人要同和。
川原万草木,总放无量光。
要识和同意,乾坤不閟藏。
有爱即耽著,竹色共花光。
何似无心人,尧桀两相忘。
共喜忘怀势利间,每逢嘉景便开颜。
梅花冒雪轻红破,湖面先春嫩绿还。
浮蚁浓来当为釂,冥鸿高举不须攀。
雪尽尘消径露沙,公家池馆似山家。
翠痕满地初生草,红气通林未放花。
匝岸平波清照雁,压城危榭斗回鸦。
东风不能和,朔雪屡成晦。
置酒高亭上,豁与清景对。
霏微远林表,萧散平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