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子空知行路难,中田耕者自高闲。


柳条莺啭清阴里,楸树蝉嘶翠带间。


梦幻百年随逝水,劳歌一曲对青山。

峨峨淮山上,中有隐者栖。


不知松桧下,但见虎豹蹊。


人群固已远,樵客入犹迷。

邮亭结束问残更,斜月西南鸡未鸣。


草草劳人常少睡,绵绵远道苦无情。


田家稔熟人情好,野路雨馀秋气清。

千里光山去拊循,长淮练静属城闉。


开门自少公家事,领客宁无我辈人。


网户得鱼肌切玉,兵厨有酒色镕银。

吾宗席未暖淮滨,遣骑持书剩送珍。


美实来从压沙寺,巨鱼长比藉糟人。


欲雕好语略为报,但愧新诗如有神。

早年南国日追随,冠剑晶荧佩陆离。


匪石心诚徒自许,浮云踪迹信难知。


官闲从饮扶头酒,地僻谁同敌手棋。

山黛浓于染,丹枫闲翠竹。


远见白日间,山僧结小屋。

时穿深竹坐,人境忽如失。


落日照前山,松间一僧出。

日暮山寂然,树响栖乌下。


独行深涧边,野华摘成把。

寒风客衣薄,依岩暴朝旭。


坐久不知还,山童报黍执。

开窗北山下,日出竹光朗。


楼中人兀然,鸟崔时来往。

山郭西南五里强,翰林留得读书堂。


漫漫古岫云烟薄,寂寂闲坡草树荒。


数点远村钩望目,一间空殿锁斜阳。

仙家十二楼,俯瞰芙蓉渚。
象田耕玉烟,龙气生珠雨。


凤麟远水接空蒙,小瀛夜折蓬莱股。

山是朝廷赐,名从古昔传。


为堂居此地,汲水记前贤。


雨露馀根在,荆榛细蔓缘。

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


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


林静闻僧语,田虚见鹭行。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


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

先生方独往,逝与一世辞。


虽未超云霞,岂尝顾喧卑。


事亲止于适,接物能不为。

共水倦委佩,素女褰裳,萦回如舞。
李榭春空,试小园闲步。
密缀珠钿,眩生银海,映晓光疑雾。

双垂紫绶绾专城,人羡君家好弟兄。


借问霜飞今夜斧,有无池草梦中生。

十年芳草惜离群,海上朱幡忆暮云。


何意归轩停楚泽,万山黄叶独逢君。

亢村自昔产人豪,吏部文章北斗高。


卿月辉辉膺异数,晨星落落此同袍。


壮猷不尽汾阳意,雅量宁虚郭泰褒。

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


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


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

名山恨不幽,兹境石颇矸。


蓊郁山树层,似出翠微半。


我从淮汝来,簪绂愧羁绊。

家业传丹经,幼小窥绿图。


世路苦拘阂,寥廓意颇舒。


朅来陟云术,飘飖寻灵区。

天眼支郎定里开,笑予辞印入山来。


自怜不似柴桑冷,三径荒时尚未回。

使星入部中,汝水闻君度。


何由送双旌,山城日将暮。

西曹衔命出,何日下都门。


蚤见江南雨,应申孝妇冤。

引经曾断狱,三府署曹郎。


知尔王程急,邮签报弋阳。

同舍君为使,前途负弩多。


浮光不相待,驱马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