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沙白石雨翻盘,浊酒香莼挹露漙。


素魄岂知人尽望,啼乌不觉夜逾寒。


檐前斗影悬泉落,天外星槎倚汉残。

文光百尺拥登坛,电影交旗照画栏。


愿得司衡心似月,天河一浣转芒寒。

满月漾昭回,澄辉穆气催。


望宫华缀幕,飞镜彩妆台。


作晕龙文杂,为图凤色开。

圆魄度秋旻,金辉皎夕闉。


不将三藉壁,若御五成轮。


扇举裁纨丽,波含濯锦新。

山气带烟浮,湖波纳雨流。


树梭莺织晓,天字雁书秋。


礼石参灵象,停矶并女牛。

八月大明宫,朝班放会同。


天时郁残暑,圣语似清风。


蕙帐便秋睡,沙堤缓晓骢。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长江正泻,问江流此水,何年淘净。
露冷三更刚挂起,悄悄半轮明镜。
桂子无声,秋情零落,起把孤舷凭。

去年此日,桂花影里,好句坐秋阴。
今年此日,桂花何在,欹枕一秋心。


卷帘还起,何来明月,窥梦到孤衾。

青山缺处平芜远,不见江南芳草岸。
待凭春水送归舟,还恐归期同电幻。


愁情久似春云乱,谁信言愁情已倦。

西园雨过风犹劲,细算无多春色剩。
花心睡蝶漫魂酣,叶背流莺休舌佞。


双情缱绻凭谁证,锦段貂褕珍重赠。

银屏一曲天涯似,谁遣青鸾通锦字。
零红断粉总愁根,忍作东风行乐地。


十年冉冉无穷事,似影如尘浑不记。

瑶台昨夜传银电,芳事依稀知近远。
擘开紫菂苦深含,抽尽红蕉心未展。


嬉春绣毂轻雷转,尽载笙歌归别院。

白发闽江上,几度过中秋。
阴晴相半,曾见玉塔卧寒流。
不似今年三五,皎皎冰轮初上,天阙恍神游。

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

点墨挥毫势始停,起来耳目共时醒。


一窗月色元无响,四壁虫声不见形。

四海春风曲肱里,出入鼻端云一缕。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岩梦中雨。

踽踽身何向,飘飘意自佳。


流年感秋燕,幽兴续晨鸦。


朱墨终年累,江山著处家。

白首相知有几人,良宵难惜醉醺醺。


此心直欲清如月,外物何妨薄似云。


饮若长鲸吞巨浪,诗如老将纳降军。

老来尤喜见朋游,况是才名第一流。


今日偶逢甘共醉,他年相忆苦三秋。


高吟洒落过千首,遗爱深浓在几州。

今夕无烦秉烛游,露华垂叶若珠流。


翰林偏爱尊中月,词客休悲洛下秋。


金谷池台多胜概,伊川山水近神州。

空庭待月喜佳宾,杯杓频传酒易醺。


长笛悠扬侵万籁,圆蟾潋滟出重云。


辞荣风节轻三事,破的功能伏一军。

浙湍浩溔连溟渤,宵昼潮头卷沙出。


中秋三日日欲西,一岁之潮盛今日。


雪山横亘截江来,巨浪翻空生倏忽。

八月西风动地来,枯株衰卉惨池台。


如何春色花王品,独对霜威御史开。


冷艳自然欺竹柏,清香足以荐樽罍。

一日优闲九日忙,步云亭上共翱翔。


地高始觉秋风劲,事隙方知昼景长。


戏举禅谈一重案,静看茶战第三汤。

送客欲逡巡,方舟舣棹频。


夕阳千嶂外,秋色一江匀。


酒面红烟惨,歌眉翠黛颦。

山乡仍水国,玉露更金风。

白露一旬后,秋分三日前。


幕中馀暇日,城上肆华筵。


卓立参天木,横陈扑地烟。

西清人表表,南涧迹陈陈。


麟笔可无托,雁行犹有人。


姓名知子旧,闻见与吾新。

金气涵秋晚,银河耿夜晴。


天涂云色淡,月浸桂花清。


露坐疑僵发,风餐欲冰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