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端居岁已宴,杖履亦萧然。


云露窗前日,秋明树外天。


大江寒欲落,诸岭霁逾鲜。

老人秋少睡,禅诵每晨兴。

邻碓舂残月,床蛩语暗灯。

高林鸟声起,幽草露华凝。

明月不常值,中秋能暂新。


谁言一堂上,相与异州人。


适意苦难得,举杯宁厌频。

江南高比树,塞北仅成丛。


向晚谁争艳,防寒浅作红。


弄条风淅淅,衔蕊蝶匆匆。

素波凉晕淡层城,怊怅三年此夜情。


独卷疏帷成默坐,暗虫相应作秋声。

九旻含爽助清辉,万里重阴误赏期。


正恨浮云无意绪,世间偏恼最明时。

节近登高忽叹嗟,经年憔悴别京华。


贰车何处搔蓬鬓,九日山州见菊花。


梦里荣衰安足道,眼前杯酒且须赊。

坐看包藏负国恩,无才不得预经纶。


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威凤鬼应遮矢射,灵犀天与隔埃尘。

簪裾皆是汉公卿,尽作锋铓剑血醒。


显负旧恩归乱主,难教新国用轻刑。


穴中狡兔终须尽,井上婴儿岂自宁。

金虎挻灾不复论,搆成狂猘犯车尘。


御衣空惜侍中血,国玺几危皇后身。


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


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


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

东来小港入潮枯,总直潮辰只大都。


父老犹谈钱氏弩,波涛终奉浙江符。


一城菜熟须盐急,百笠芦长缚蟹粗。

鱼鳞金甲屯牙帐,翻身却指潮头上。


秋风吹雪下江门,万里琼花卷层浪。


传道吴王度越时,三千强弩射潮低。

白日午未倾,野火烧青昊。


蝇母识残腥,寒唇聚秋草。


海门不可测,练气白于捣。

胡马帆樯故不禁,鸣潮故避大江深。


非关冰许滹沱合,信是鳅高海浪沈。


处处新妆邀步袜,年年旧雪涨城阴。

闻道黄熊伯子宫,银山银海走银虹。


千花竞蹙鱼龙后,万里长来日月东。


河伯正骄秋水舌,非神亦弄广陵风。

金枢坏残月,旸谷宾朝曦。


九日浴沧海,一日腾上枝。


上枝邈何许,但隐山半规。

八月大地千里赤,蓐收权轻苦无力。

未许寒蝉饱风露,聊为秋蚊增羽翼。

蒲葵呼扇腕欲摇,絺绤捐衣汗犹滴。

秋意关心切,蟾光见面难。


欲成邀月饮,颇恨与谁看。


天近瞻银阙,云空见玉盘。

月欲离沧海,云犹暗夕楼。


天教双病眼,重看后中秋。


玉色依然在,霜华只自羞。

黄昏出东门,月在房心间。


步绕古柳堤,疏影迷清湾。


趺坐湖上亭,物肃景自闲。

月减一分魄,风生万壑秋。


山烟连野白,湖水接天流。


妙语怀支遁,清歌欠莫愁。

候月月不出,引醪兼话长。


柳黄延返照,苎白应新凉。


恶璧沉海气,待珠开夜光。

旬时惟有药追陪,断不思拈旧酒杯。


虑静炉香宜夜坐,眼酸书卷怯朝开。


江蘋白应松鲈出,庭草红催朔雁来。

空凉万家月,摇荡菊花期。
飘飘六合清气,欲唤紫鸾骑。
京洛花浮酒市,初把两螯风味,橙子半青时。

雷车推翻电车折,龙鬣劳劳滴清血。


羲和愁抱赤乌眠,阳侯怒蹴秋潢裂。


风寒田火夜不明,桔槔椎鼓声彭彭。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

义帜纵横二十年,岂知闰位在于阗。


桐江空系严光钓,震泽难回范蠡船。


生比鸿毛犹负国,死留碧血欲支天。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