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霜风初收天气寒,长江万里无波澜。
江亭执手一杯酒,送君解缆归长安。
长安迢迢望亲舍,尊翁作官美声价。
落落栋梁具,阴阴冰雪姿。
曾经钜眼识,登用合乘时。
片帆烟雨。
送君又送春归去。
水面匆匆刚数语。
予怀天地惠何悭,赖有仁侯念拙艰。
尘土未尝轻俗状,风霜多为霁严颜。
兵厨美酿才嘉贶,子舍清吟继宠颁。
明河在天不可舠,我欲汲之成酒醪。
维北有斗不可量,我欲把之为酒觞。
人生豪诞有如此,况有开筵柳公子。
昔日趋乌府,君年正黑头。
家承今阀阅,世出古诸侯。
夙有登车志,仍多为国谋。
麝沈灰暖瑞烟轻,十二阑干转画屏。
翠袖闲调鹦鹉语,牙牌分榜牡丹名。
半垂帘幕因春冷,未放笙歌为宿酲。
绿香绣帐乘流苏,床头三尺红珊瑚。
十八窈窕秦罗敷,曲房小步珰鸣襦。
高台公子吹笙竽,百斛明珠买氍毹。
文章两世后人传,善读兵书道更尊。
多难田园能自守,太平诗酒不堪论。
曲房路转闻流水,高阁窗开对乱村。
五陵袭马气,夜夜拥佳人。
白社吟诗过,青云结客真。
还添今雨梦,遥忆旧花茵。
夕景敛馀辉,湖山喜幽寂。
桂花散清芬,松树带寒色。
玉蟾天东来,下照湖水碧。
闻道临安风景好,凭君问讯近何如。
钱王台榭久芜没,逋仙梅花今有无。
物态人情那异昔,湖光山色想如初。
君家奕叶居茹溪,骥林高与青云齐。
当轩尽是碧梧树,秀色在目恒萋萋。
萋萋菶菶真堪爱,静坐钩帘喜相对。
美人嗜贞素,居地喜幽僻。
春融土脉动,庭草纷如织。
茸茸媚烟姿,袅袅交翠色。
轩前有高梧,繁阴覆石坛。
修柯长百尺,宛若青琅玕。
明月天际来,下照影团团。
破浪东浮一叶来,无媒干策独徘徊。
连城到处难酬价,天柱何期竟见摧。
奇句定教山鬼泣,雄姿辄使世人猜。
今年别似去年时,海国秋花暗绿漪。
轻薄昔曾王谢客,翩跹还见赵家姨。
难留珠萡霜前影,莫负红丝社后期。
剑客初辞黄鹤楼,秋霜夜夜淬吴钩。
我从三楚寻应遍,君自双城去不留。
壮士定从知己死,肝肠须向古人求。
□老关河暑尽消,辞亲远泛木兰桡。
直沽到处轻移棹,海口过时趁早潮。
蜃气寒凝征旆湿,涛声晴送片帆遥。
皓雪晓山寒,棱棱赵氏子。
抱琴入长安,一鼓清尘耳。
冯门称高足,拟畅六经旨。
羡君家世旧簪缨,百战常怀报主心。
草檄有才追记室,登坛无路继淮阴。
射雕紫塞秋云黑,走马黄河夜雪深。
昭代升平六十秋,辕门武卫总儒流。
元戎下士礼尤逊,公子能文学未休。
白日肯教闲里过,青春不为少年留。
白鹤峰高东插天,鉴湖光彩西相连。
三年到郡春风蔼,万里归舟秋水便。
大道本来随处见,馀师犹自接家传。
我生兀兀且自保,但到酒边皆泪痕。
未必危言关大计,可无元气在高门。
清时送日吾犹待,大地悬河雨乱翻。
相看谁挟幽并气,极盛门才有递增。
当户河流风㶁㶁,隔年人到雨腾腾。
君家忧乐关全局,天下低徊想中兴。
晚树留暄景。
一天秋色催成暝。
戏马台高人不见,想郊原如镜。
示仁兼示俭,彝训在兹堂。
窗草依人绿,畦蔬带露香。
此间即濠濮,何世不羲皇。
心地耕惟寸,民生食乃天。
从知仁术在,应以义门传。
活国斯馀事,承家定后贤。
树石平泉记,深衣独乐图。
昔贤多作达,我相未云无。
但使天机畅,宁疑道力孤。
虫语吟秋,蝶衣惊梦,西风吹过重阳。
恰霜螯肥美,绿蚁浮香。
翩翩公子多情甚,许故人、跌宕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