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莲社叶心期,谈禅辨辟支。


观空聊指月,照寂更窥池。


发论鱼潜听,忘言石已知。

息荫火云净,雄潭秋水清。


闲门惟待淮,求友尚闻莺。


茗碗青浮乳,莼丝紫和羹。

久避城中地,新成浦外桥。


荒郊来好客,归鹤下层霄。


暑气随潮退,商风倩竹招。

浩公载自鹿门至,谂老床头接赵王。


不是野人情简略,都缘护法意深长。


虎溪苔印秋容淡,玉带光流山色凉。

瓦桥东馆晚停骖,喜遇幽人慰盍簪。


间说从游往年事,满庭霜月梦江南。

参差玉树会鸣珂,辟咡登临乐事多。


白练影光分彩笔,绿畴云起濯新禾。


早随学礼谈廊庙,时亦寻僧到薜萝。

琵琶洲接海潮湾,东望烟花惨客颜。


蟹舍倾斜迷日月,军书旁午阻云山。


静看鸥鹭皆忘水,暗惜风尘忆闭关。

处处春光叹寂寥,无情空自长寒潮。


负锄瓜下栽姜种,拾栗铛中煮芋苗。


梦似江淹原有笔,词如扬子不须嘲。

无因乞食见高幡,村落萧条动世尊。


偶策竹筇趋客舍,倒迎草履失山门。


莺啼绿树声初滑,兴引红云日未昏。

归舟一路起寒鸦,蜡屐闻香已印花。


粤峤云林原卤莽,南中词赋本豪华。


接篱斜见山公酒,木碗深知北院茶。

城头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团万顷宽。


僧入定时忘宠辱,客来云际见芝兰。


秋荷香老堪为纫,翠柏苗枯可当飧。

跳跃双丸射海涛,鸱夷真否有三高。


人间苦乐迷黄鹄,水国旌旗插白艚。


避世逢萌过雁塞,思秋张翰泛渔舠。

近水孤村尚种茭,岂知戎马已生郊。


流离人似亡家狗,拥肿僧如大腹匏。


索食何门容踯躅,吞声是处见喧呶。

五石樽成系水边,暂供游兴乐初禅。


寺当烟雨长无地,路入松楸忽有天。


可爱身坚常对坐,何如耳热或欹眠。

三春未得晴明候,此日初开江上云。


南浦烽烟悽未断,西樵山色尽平分。


呕哑尚觉渔能乐,潇洒应知鹤不群。

何为触热客来俱,槐市东头赤日无。
座上清言皆月露,樽前闲兴尽江湖。
敲冰凉沁玻璃碗,挂壁云生水石图。
赏月西楼,中秋又近,凤箫何许。
如烟断语。
壁闲看、旧题句。
喜雀纷纷噪竹枝,果然旌节访茅茨。
同年几是论心者,未老重惊会面时。
梅雨一天阴下定,萍星千里渺何之。
黄花何太瘦,偏足映癯儒。
爱客留诗句,呼儿续酒壶。
径疑陶氏宅,门岂陆家湖。
墙东避世岂名高,抱瓮荷锄不惮劳。
花径只应来竹杖,浚郊何意驻干旄。
朱华耀日追唐雅,彩笔凌云续楚骚。
西来紫气照天东,辟土开疆万世功。
缓带喜延东阁客,挥毫独振大王风。
彤幨拂柳莺迁木,绛韝穿花蝶护丛。
万个青青耐久看,每愁风横益凋阑。
首阳饿叟联家谱,玉版禅师共石坛。
只友寒松辞恶木,不栖野鸟候真鸾。
一庭苍玉欠人看,谁似王猷兴未阑。
愿典春衣供酒盏,每迎宾从上诗坛。
雨催苦节淩霄汉,风扬柔枝舞凤鸾。
人间万事真握沙,黄堂昨日犹早衙。
春风留人苦无计,漫天扑路飞杨花。
杨花飘扬泊何处,碧山梦绕先生家。
树底编篱户是荆,乍闻车马亦逢迎。
共推元礼为师表,始信吴公有治平。
坐出青毡谁旧物,浮多绿蚁客同倾。
人正愁时花正懒,暗香未到帘栊。
无多晴色几番风。
水边篱落,欲讯虎溪钟。
投簪谢人事,归著芰荷衣。
岂谓青云客,时过白板扉。
草堂论旧雨,香径蔼春晖。
何处衣冠炫昼明,传呼亦到古松屏。
山居腊候先回暖,麻缕朝来觉渐轻。
揖让相看还旧俗,弦歌试听蔼新声。
侠骨棱棱负重名,一官归去不胜情。
英雄醉倒猜嫌起,闺阁恩深爵禄轻。
被谴只缘车入巷,怜才终逊女倾城。
春草弄芳色,相思欲何言。
孤琴不成调,脱身寻丘园。
新新无已时,迟莫将谁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