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我伯父行,魁然乡耆宿。


生平恃豪举,晚始虞嗣续。


络秀来为偏,熊罴瑞相属。

吾友袁汝南,英英瑚琏器。


晚达仍坎轲,才高遽倾弃。


少宽黔娄橐,未毕向平累。

夫人相国孙,婉嫕闲内则。


及乎佐安秉,素封日从辟。


七诫以次修,千指欣受职。

三朝旧德剡方腾,四姓高门代并称。


人向隐君夸晚节,我于循吏表中兴。


无书新沓交从在,有子蓝田价转增。

台阁频年秉化钧,俱将谟训比丝纶。


鸿逵夙表仪端羽,骊海偏婴颔下鳞。


两诏中兴光日月,千秋顾命见君臣。

少年曾任侠,未老便抽身。


抚剑思前事,登坛属后人。


树同司马大,瓜救故侯贫。

庭前种竹一千竿,屋后收禾三百廛。


欲向而家漆园祖,与君重注大椿年。

曾参补衮扶红日,尚忆移衾赋小星。


四十年来丞相柏,一枝留向北堂青。

宣发貌如童,藏书比素封。


何须二千石,有子是元龙。

西华山头西母过,喜君花萼媚烟萝。


从知啖蔗流光美,况复分柑乐事多。


门有鉴湖堪贺季,室无天女胜维摩。

瑶岛蟠桃熟太迟,潘园诸种果无奇。


何如别创朱明馆,取斸新荣碧玉芝。


此日苏耽唯母供,它年盱孟有儿随。

齐眉初罢案,丸胆义仍方。


不待三迁后,悬知二孺良。


检衣饶旧茀,行稼有新庄。

有子华封祝,无车下泽身。


杯盘邻舍事,谈笑自家春。


白雪矜吾党,青云让后人。

鼓柁下端溪,停桡登巀嶭。


呀然岩洞开,俨若栋宇设。


千夫可还揖,放步靡凹凸。

上将于今数老张,飞扬世界不寻常。
龙兴大海凤鸣岗。


作画真能为世重,题诗更是发天香。

复见风流二阮来,思君数把画图开。


炎方山水无黄海,太古衣裳有老莱。


绿髓只须餐石髓,丹台不用写云台。

六十人流未有闻,又添时节两秋分。


絮巾尚拥辽东雪,毛扇终挥蓟北云。


白恨芦花同缟发,红憎枫叶似罗裙。

荏苒流光柰晚何,六旬有二恨蹉跎。


艰难反国非重耳,矍铄临军岂伏波。


野鹿鸣麑多美草,田凫傍母只寒河。

未到重阳暑气消,黄花已似客萧条。


催人蟋蟀悲迟暮,失路骅骝叹泬寥。


不觉杖乡加二岁,岂堪高卧遽三朝。

梦寐羲皇独旦人,弱年时已作遗民。


先生何许知元亮,男子其谁是富春。


初度只今忘甲子,嘉名在昔爱庚寅。

年来益作古沉冥,亦学鲸鱼吸巨溟。


地有醉乡留老大,天生酒德与仙灵。


江城远映鱼云白,海阁高含蜃气青。

六十婴孩九十亲,殷勤阿母与长春。


生儿幸匪神仙子,养老欢馀洁白身。


朔雁偏知霜信早,凉蝉更得露华新。

婆娑膝下舞衣回,老子还童作少莱。


尊母九旬颜并驻,烈皇三祀历重开。


芝华总作西王养,萼绿全充侍女才。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


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

墨香分惠小郎宜,未学犹惭最老师。


蝴蝶岂应称凤子,螺蛳那得号珠儿。


九旬玉杖争扶日,两代斑衣赛舞时。

白头频得故人怜,惠寄诗歌祝大年。


莱子妻存难作相,苏耽母在不登仙。


六旬有耳师尼父,八十无心待渭川。

长句相贻及贱辰,山东李白斗清新。


能忘老大交初笃,雅有文章道不贫。


百幅兼将云母粉,十螺仍致墨花春。

只见僧繇画作龙,何曾韦偃写成松。


因生石上能千岁,要向云间化一峰。


白岳迟分天子种,黄山早定老人宗。

一松缭绕一芙蓉,松似藤萝不似松。


偃盖倒生多至地,飞枝斜出亦成峰。


云林掩映皆巢鹤,石笋参差是箨龙。

黄山黄海白云开,画取芙蓉六六来。


三道天门三瀑布,一枝石笋一丹台。


烟霞作寿凭仙笔,岳渎难生是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