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野香别是一般风,蓦直平冈好翠松。


更许虚空画山水,细铺霞浪衬云峰。

故殿檐阴石汇泉,针鱼苔净乐回旋。


持杯挹取虽无暇,照影心肠更洒然。

听钟投宿入孤烟,岩下病僧犹坐禅。


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四禅分浩劫,双树启香津。


地涌龙沙古,宫开鹿苑新。


宝铃流塞雨,金刹照边春。

散幽襟、近郊春晚,香台游屐争试。
半幡风外招寻惯,吟思塔铃遥坠。
阴满地,望不断、霜皮雪干松烟翠。

蓟门随去住,游眺此身轻。


云起千峰白,泉流一涧清。


寒沙馀马迹,初日散鸦声。

湖色冷春衣,沙禽夜尚飞。


路随山下转,僧伴月中归。


祗树藏金界,禅灯出翠微。

神皋方丈室,初地盍簪盟。


花雨翻空界,松涛杂梵声。


小参如筏语,晏坐闲关情。

老僧延客处,松色映袈裟。


禅坐栖山鸟,经行踏涧花。


烟萝侵径狭,溪水到门斜。

登临正及看花期,青草葳蕤步屧宜。


雨翳鲸音过院冷,风传莺语出林迟。


闲寻缁锡谈三昧,偶伴黄冠礼六时。

满径苍苔过客稀,疏钟才动暝烟飞。


轻敲竹院残僧返,乱落松花一鹤归。


夜静石灯分佛火,春寒山罽借禅衣。

古路苍苍入鹫峰,烟霞隔断往来踪。


时将真诀灯前课,每与游僧竹下逢。


满架瑶函藏贝叶,远林山色绚芙蓉。

移来书舍傍琳宫,隔断红尘路不通。


游屐半闲新雨后,法幢高挂乱云中。


夜深松偃疏帘月,春尽花飞晚磬风。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借人看。

路入斜塘始泊舟,喜同故友访东丘。


知君暂寓当幽寺,念我才归自远州。


水外高帆沙浦月,烟中馀稻墓田秋。

梅未含英菊罢花,眼中无物属诗家。


忽来僧舍闻香住,郤见花开是枇杷。

载酒重为问字来,翠微一径与谁开。


官因五斗频移棹,客傍双林独上台。


巧鸟若还呼对酌,飞花如解劝深杯。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


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


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

白沙寨下接飞霞,行至招提日已斜。


睡觉忽闻山寨语,不知今夕离吾家。

虚沼长涵钟磬音,庵罗秋色引相寻。


天荒金界疑萧帝,人傲朱门似道林。


法雨定沾狮座近,霜风不到雁堂深。

三城秋动白云层,旧地重游独拊膺。


觱篥声中才避寇,菩提树下且寻僧。


危巢鹊顾香台饭,暗路人归古殿灯。

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独经行。
世人那得知幽径,遥向青峰礼磬声。
江心天半寺,一夕万缘空。
地出浮云上,星摇积浪中。
滴沤垂阁雨,吹桧送帆风。
烟林晚苍苍,白石开禅扉。
闲中叩幽寂,恍似东林时。
大千息群动,水月破阴霏。
万花明晚嶂,一径霭天香。
问法逢龙胜,寻山到雁堂。
梵轮标月相,石镜让珠光。
山门隐松桂,花雨浮半空。
金仙青莲居,乃在烟霞中。
石竹覆紫苔,四璧泉蒙蒙。
别路绕珠林,秋来落叶深。
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
已觉空门幻,还惊旅况侵。
颖江东来棹小舟,仙女台畔恣春游。
古殿顽阴生昼寂,荒城斜日带津流。
齐心未觉僧同住,茶话何妨客再留。
一锡至仙城,知君有道情。
佛依无量寿,水亦千秋名。
苏耽何足羡,慧远且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