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雨声临夕起,耿耿度寒霄。
卜霁日连日,萦愁朝复朝。
宁辞病花柳,颇怪妒渔樵。
八年不相见,一棹此招呼。
山水情俱远,琴尊兴不孤。
论诗投玉案,把酒对冰壶。
山深岚气晚初寒,嘉会传觞兴未阑。
隐映玉人花共见,凄霏雪片酒同看。
幽情别有香中韵,淡月闲牵梦里欢。
重林新放陇枝稠,倚槛盈盈万玉浮。
妆洗晚风寒转淡,香生残雪韵偏幽。
尊前宛转留春梦,醉里参差倚夕愁。
寒雨冰魂不自持,乍晴犹及赏花期。
香生自觉佳人近,清绝唯应高士知。
幽兴水曹能纵酒,仙才供奉早成诗。
醉色沉沉返照红,移尊犹自泥花丛。
玉山倒处看相映,雪调飞来见转工。
驲使每怜花发后,美人原在月明中。
相将选胜惬淹留,不负梅花满岭头。
别后几悬沧海梦,兴来俱到剡溪舟。
尊开绿酒矜初熟,客有青云是旧游。
看花虽醉且挥觥,一别园林岁几更。
交谊死生元并许,故人何李旧齐名。
风前紫气看雄剑,袖里名篇出帝京。
连宵苦积雨,昨日且轻雷。
水阔蛟龙怒,天长鸿雁哀。
蹇沙颓潦竹,腐蕊落风梅。
五岳柱四极,众山难比崇。
春夏泄化机,涧谷披青红。
霜雪任刻轹,巀嶪蟠苍穹。
岁暮霜霰滋,朔风惊户牖。
延观天地间,无物不衰朽。
松柏虽坚贞,颜色亦非旧。
故乡千里馀,夙夕梦见之。
门巷宛如昨,邻里亦不移。
亲朋喜我至,谈笑相追随。
重衾不成寐,展转冬夜长。
神疲一合眼,忽已升高堂。
衣裳问燠寒,拜跪陈酒浆。
衰柳无条赠所亲,忍寒先折岭南春。
泪零不断昆明水,梦远重辞粤海滨。
晓月笳声催白发,夕阳鞭影落红尘。
闻道梅花雪欲晴,一帘灯影照平生。
少依马况情偏苦,早事王通业未成。
角枕冷传风里叶,松窗光借水边萤。
大阴十日犹未解,腊月荆扬气候偏。
雨合树声来夜半,风催花信立春前。
酒徒已老今何处,狂客不归殊可怜。
丈室东移去,南房自一家。
树留不尽叶,菊有欲残花。
日昃壶添酒,烟消灶熟茶。
游从俗客不如僧,此语吾闻识者曾。
今日山中逢二子,袈裟风引路登登。
肩舆乘兴入山中,晴爱西风带北风。
指点听松庵外路,冬青树老子初红。
携我平生友,东庐访故人。
近来身更健,静里趣愈真。
白屋支新柱,乌纱戴旧巾。
野色波光泛酒杯,旧游佳伴几人来。
空怜听笛清江曲,更忆联帆翠浪堆。
珠寺疏钟徒在念,白云霜雁每论才。
蒹葭影里一停杯,再岁龙湾我复来。
苇岸色连残雪曙,渔汀歌隔暮云堆。
溯流不尽澄清意,击楫深惭济涉才。
木落林空风怒号,不堪寒雨苦潇潇。
衡门镇日无人到,坐久吟怀转寂寥。
岁晚天寒旭日晴,出门乘兴小郊行。
白云望断关山路,黄叶愁添故国情。
事业正须酬壮志,诗书应不误儒生。
海国寒云锁昼晴,北风旋作雨丝轻。
疏梅冷浸娇含玉,黄竹低垂暗有声。
室蔼芳兰耽逸静,门闲枯柳谢将迎。
漠漠风霾白日黄,浮屠系马慕清光。
画廊烟静鱼声歇,宝塔云中铁韵长。
双鬓尘凝怜俗状,满怀机扰断愁肠。
初冬发靖虏,残雪照山头。
冽气凝青嶂,寒光迫翠裘。
孤臣愁绝塞,万里望中州。
寒风薄絮衣,落木纷骚屑。
江红有断霞,山碧无留雪。
隔水一声鸡,悠悠送残月。
一帆高挂暮江头,万里归心葭菼洲。
早岁莫吟平子赋,春风还上仲宣楼。
山围落日催寒叶,水下平沙滞远舟。
膏肓有物苦相攻,凭借参苓与术芑。
冷热那能驱疟鬼,文章谁可愈头风。
闭门谢客宜冬日,拥被贪眠是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