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来斗庵,左顾绿云,右盼素娥。
好态浓意远,随宜梳洗,轻轻莲步,艳艳秋波。
妒宠争妍,娇痴无际,齐劝诗翁金叵罗。

国老如公仅几人,岂宜长啸太湖滨。
畴咨宰相调元化,诏趣尚书侍紫宸。
欲振国威千载立,当从局面一番新。
幽居对凤台,凤去几时来。
济世书千卷,怡神酒一杯。
秋风橘颗熟,春雨杏花开。
凤山岂不远,诛茅结其云。
轩组岂不贵,田甫劳躬耕。
所志洁蒸尝,讵忘前哲馨。
山前古洞白云封,楼上岚光雪后浓。
老去诗名惭赵嘏,醉来豪气逼元龙。
一人有庆乾坤大,千里宣恩雨露重。
江汉功成召命新,南来泉上问山人。
时哉春暮还灵雨,久矣吾衰更老亲。
万里长安天在望,千秋淮海水如神。
梅花道人写竹枝,湘江风动碧云时。
一缄北为司徒寿,如向初筵歌菉猗。
才微岁晚尚虚名,一夜惊心白发生。
贫有图书应入梦,老于庐屋未忘情。
寒凉正值风来朔,霁爽还逢月出庚。
两年未报岭南书,却向湖南候起居。
赤壁山高三国后,洞庭波阔九歌馀。
楼临江渚曾招鹤,节过乡关不问鱼。
青沙白石草离离,万仞苍崖瞰碧漪。
凤鸟只今鸣嶰谷,朝阳未老碧梧枝。
是处名山可遍求,况联五马共遨游。
疏松筛日金溜榻,弱筱含烟翠湿裘。
高阁经残僧伴少,石泉龙起玉光浮。
海峤凭高望,垂鞭马暂停。
云低连浪白,野阔混天青。
长啸传空谷,游踪寄驿亭。
秋芜阙是草堂基,惟有南邻尽得知。
辛苦置家将守冢,告求广地要穿池。
净莲已付乡僧掘,慈竹从教墓客移。
当年准拟作家林,溪墅楼居意已深。
隐者自应寻别业,凤兮何肯负初心。
参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
坠叶浓于染,孤花净似霜。
溪山如有待,朱粉玄施妆。
胜境如天上,雄鸣自帝旁。
凤凰天上远来翔,好看连天碧玉绦。
不学无才空老大,逢辰有客尽英豪。
痴人台峻争驰马,我辈身轻一似猱。
洞中流水云门乐,崖上寒莎伏帝裳。
觌面突高三百尺,拟将金薤托琳琅。
苔封石磴绕层栏,栏外行厨荐玉盘。
座揖湖山诗兴远,气吞云海酒杯宽。
篮舆竟日有馀乐,莲市只今无此欢。
处士声名书画诗,凤山宿草几多时。
黄公独拜先生墓,三绝风流七字碑。
潮汐回旋绕凤山,临流把钓自安闲。
渔矶夜夜歌明月,谁道遗民去不还。
一曲沧浪欸乃间,数声清彻凤山湾。
世多俗客忙相逐,天许渔郎剩得闲。
保障当年建义旗,凤山磐石绕汤溪。
英雄战垒今何在,万古鸦声对落晖。
谁言悦口是甘肥,独酌鹅儿啖翠微。
蝇利薄于青纸扇,羊裘暖甚紫罗衣。
心随倦鸟甘栖宿,目送征鸿远奋飞。
星光云影凤山头,曾忆真人旧室留。
碧玉调高明月满,黄金芽长彩霞浮。
野花向日红犹绽,细草新晴翠欲流。
花萼楼前各尽欢,庐江千载共渊源。
堂堂共举明禋荐,济济人称礼义门。
龙里远回摇锦旆,凤山遥送罄衣冠。
夹岸垂杨拂曙莺,临风江上最关情。
荆花万树迎暄发,春草盈堂入夜生。
派引龙门繁奕叶,本从凤麓茂宗盟。
凤岭三台照,龙门接太微。
登高红日近,望远紫云飞。
异地渊源合,同根棣萼辉。
漠漠微云卵色天,骊歌声上木兰船。
风回别野花全动,月照新荷叶正圆。
万叠洪涛龙屿外,千章古木凤山前。
衣冠礼拜出名家,岭海重开宝树花。
聚会独逢清夜月,淹留却忆旧时华。
银河远带龙潭水,霄汉光浮凤岭霞。
桠堤风软燕飞忙,千里驹来族并光。
龙渚远携云液至,凤岩重荐紫霞芳。
名家声价俱天属,榄岸溪椿亦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