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乞假邀驩露冕游,暂从湖上驻鸣驺。


千层粉堞连云起,一带沧波绕寺流。


大梦山前春意动,澄澜阁上雨声收。

谁谓诸侯贵,来过一亩宫。


天低峰影逼,云耗雨声穷。


残溜虚檐滴,新苔怪石蒙。

选胜坐危岑,山高紫翠深。


受潮千涧满,翳雨半峰阴。


衣中春寒薄,钟过暮霭沈。

采采园蔬翠堪把,粪不污茎水清洒。
晨炊又过午炊来,长跪奉盘供膝下。


于乎奉亲易,说亲难。

几年溪上寄行踪,天与图形水墨浓。


面冷任教山鸟怪,衣单聊藉石苔封。


断崖名刻摧秋雨,隔岸村居对夕舂。

不待尘中雪满巅,急流亲见赋归田。


黄堂屡换二千石,白社初周六十年。


心静自堪娱晚节,眼明犹足了残编。

十亩筼筜翠作堆,个中宜著小亭开。


坐间正挹双溪水,行处中分一径苔。


清爱四围鸣剑筑,贵惭平地起楼台。

石臼深深长绿芸,土人犹说魏元君。


金银气逼清宵见,鸡犬声疑白昼闻。


九转谁磨新岁月,六丁长护旧烟云。

岿然九龙山,下有鸣玉声。


苍藓络深罅,溅溅流石泓。


逝人一回首,倒影下空明。

青山突起沧江垠,宝气夜发腾秋旻。


鍊师叱剑启洞穴,刻玉俨坐真天人。


山灵几时閟琬琰,道院一日开荆榛。

毗陵东城隅,剑井千尺深。


当年葛仙翁,驻鹤曾幽寻。


有时灵秀硌,白虹出其阴。

长河发秋水,白日吹凉飔。


冠盖集都门,把酒与客辞。


缅怀紫阳翁,耿耿百代师。

拔山壮士重瞳子,一战雎阳万人死。


归来戏马筑高台,四顾凭陵剑光紫。


霜蹄騕袅空复多,骓不逝兮将奈何。

背起茅堂曲径通,故人连喜一尊同。


闭门十日惊新雨,下榻千年愧古风。


芸几近窗山翠湿,竹篱遮院市尘空。

鹫岭东来百亩蓝,涧毛溪发共䰐鬖。


镜光冷浸幽堂外,黛色浓拖隧道南。


远脉已培先业厚,涓流宁比圣恩覃。

阊阖门前喜拜恩,玉河桥畔送离尊。


旧时宾客多星散,此际衣冠独凤鶱。


钟阜云开瞻日表,楚江霜落见潮翻。

一川云锦为谁栽,香触繁阴扫不开。


依约似随菱唱散,飘扬还近藕船来。


青房雨歇游鱼上,翠葆风回宿鹭猜。

五湖东半落枫桥,隐若晴虹破寂寥。


漫漫芙蓉难识路,阴阴杨柳乍通潮。


分披野色寻幽惯,倚徙江天入望遥。

论交谁复似相亲,话别趋朝益怆神。


功业已闻歌善政,才华终拟迈群伦。


帆开楚水烟波远,身到金台雨露新。

能不缁尘厌,纷其车马繁。


阁临平乐观,春在给孤园。


星汉回燕甸,河山绕蓟门。

华筵逢二陆,春色凤皇城。


一雨沉花气,千门过雁声。


狂歌何处客,浊酒此时情。

采菱艇子钓鱼竿,万柳堤平六月寒。


太白原西金谷路,醉来浑作五湖看。

割肉金门满袖归,朔来沾醉湿宫衣。


晚凉浴马荷花荡,鸂鶒鸬鹚惯不飞。

玉泉流水入官河,公子园林爱客过。


罗袜淩波骄不得,芙蓉偏在露寒多。

小舟能送酒如泉,七十鸳鸯五色莲。


似是看花韦杜客,凤城宫殿曲江边。

楚客东行五月涛,故人骑马待烟皋。


赤符迎节新开观,锦缆牵江且系艘。


斋里尘清林雨细,城头风急海云高。

冠盖何年别帝都,石头今始接欢娱。


登楼歌吹官河曲,邀笛风流客舸孤。


坐下春波通竹箭,尊前暮雨乱蘼芜。

阁拥慈云傍阙开,双林如此足徘徊。


似缘把臂人曾入,岂为攒眉客不来。


发愿同游依净土,登高作赋借雄才。

集灵台倚禁西垣,佳节天中客到门。


兰共握来沾绮席,蒲从餐后贮清尊。


奏书已识真人气,赐沐俱怀圣主恩。

池阁初逢此夕杯,使君天上赐金回。


珠随明月三更出,槎似银河万里来。


砧杵乡心频作赋,河山秋色一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