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雪净梅根土。
被琼箫、暗将残寒,一丝吹去。
碎剪东风为花瓣,分散春心几许。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新春风雨中,日日鸠鸣屋。


小园政可步,柰此泥涴足。


却坐问樽酒,知足乃不辱。

古今同活法,妙处在阿堵。


浮云不作祟,白黑可坐数。


穷冬掩关卧,岂为作诗苦。

杂树无行小径开,新阳留客去频回。


梅花着蕊南枝暖,柳带牵丝春事催。


池面水光如照镜,城头山色胜登台。

日月浮生改,山河此殿馀。


酒因儒彦至,春入洞云虚。


何药曾袪老,求丹尚问书。

溪山佳友朋,不厌寻逐数。


当其或违离,梦想然疑作。


邂逅偿执袂,倒肠百体跃。

飘袂来寻梅蕾红,池头亭角起春风。


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


隔茗长桥疲跛鳖,回香一水照惊鸿。

久懒不扫径,春风生绿苔。


乍闻檐鹊语,知有贵人来。


赤脚陪仙舄,黄童递茗杯。

流水行云各有因,乾坤容我老闲身。


移花买石堪晨夕,送往迎来自主宾。


远近杖头三事衲,东南鼎足数家春。

莫倚幽居耳目清,难消山色与溪声。


忍辜良晤长依寺,那得馀闲更入城。


野水渡牛微见迹,春风啼鸟不知名。

野老入山殊草草,旧游留话未匆匆。


半窗萝月三更梦,万壑松涛一夜风。


高韵独吟清漏永,孤灯分照寸心同。

娇鸟啼花客里春,诗情物色逐年新。


寒江记得同舟约,汾水初寻下榻人。


琴瑟多情聊寄迹,奚囊无事不离身。

皎皎云边鹤,铮铮壁上琴。


幽人称幽独,知己贵知心。


许我一片石,随僧共入林。

忆著去年别,曾将此日期。


感君无宿诺,出我未呈诗。


阳雪惭知己,岭云持赠谁。

野寺山厨供,煎茶折露葵。


清风生两腋,迂论解双颐。


晚食君应饱,大烹吾岂知。

吏隐如禅隐,琴书当簿书。


持将怀古意,来就野人居。


竹老迟抽笋,泉寒未决渠。

元日至谷日,高天无片云。


野情逐农圃,努力事耕耘。


城市远未远,春光分不分。

晓意初融桂岭霜,重门难锁旧烟光。


阶前草动空庭色,墙外花飞别院香。


当路游丝萦我住,隔林啼鸟任他忙。

窗前晓日化寒轻,天上人间取次荣。


铺设风光凭点缀,安排物意俟勾萌。


山才转翠看难厌,林竞飞烟望欲平。

薄薄晴烟锁六桥,酒旗无力任西飘。


眼前春意知多少,尽属梅梢与柳条。

凤城杨柳又堪攀,谢朓西园未拟还。


客久高吟生白发,春来归梦满青山。


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

高枕从吾癖,摊书自满床。


闲庭移白日,人已到羲皇。

山中何所事,傲骨自能尊。


惟有东风好,依然到席门。

曾因避客来山上,今在山中喜客过。


只为到来俱不俗,一帘风雨落花多。

一个闲身处处家,错将云影作梅花。


数声山色回春梦,坐对松窗爱晚霞。

春游老觉步行难,弟子肩舆过远山。


石壁旧坡须数转,野田新屋只三间。


犊窥僧背常偷菜,犬逐人行先到关。

会日愈惊离日远,怡山转见白云边。


干戈不限三千里,须鬓徒嗟十六年。


雁影久虚寒碛外,棣华重绽暖春前。

守拙匡徒五十年,未尝俯仰向人前。


访予携手谈松下,送客扶筇揖涧边。


老卧千峰忘贵贱,病移深谷废周旋。

一程书信隔年还,细读犹能慰老颜。


宝镜自传寒月夜,寂光常照老梅关。


重经古道疑来日,乍听新潮别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