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登舻一望一魂销,赖有清樽慰寂寥。


宠饯江阳殊蔼蔼,壮游滇路漫迢迢。

昆池滇峤廿年游,白首重来未得休。


靖节诗篇形赠影,庄周呼应马兼牛。


江花品藻春红隔,城阙凝光暮紫浮。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


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

出城烦送客,童稚亦相随。


貌比初来老,行因共语迟。


桥边分手后,马上转头时。

我识文章王太守,不知几日上浔阳。


琵琶亭前好明月,香炉峰头多夜光。


吟诗写字午衙静,打鼓劝农春社忙。

尽室飘零去上都,试于溱洧卜幽居。


不从刺史求彭泽,敢向君王乞镜湖。


平日甚豪今潦倒,少年最乐晚崎岖。

门前紫马踏青苔,怨别新诗可更裁。


回首燕山当落日,城头一片碧云来。

还将抖擞向风尘,一放声闻酒入唇。


莫笑野夫无所住,出山今是住山人。

江城吹晓角,愁杀远行人。


汉将犹防虏,吴官欲向秦。


布帆轻白浪,锦带入红尘。

又抛蓑笠出山来,那得江鸥不见猜。


一醉真成吞溟涬,三人曾共住蓬莱。


翰林词伯玉为骨,直指绣衣霜作台。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
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
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

前日迎二妙,今日迎五马。


相见十年馀,乐意满天下。


今日送五马,明日送二妙。

此行何处有淹留,新得中郎万斛舟。


会见马群空冀野,还同鹤驾到扬州。


鲈鱼出网红翻锦,江水浮山绿泼油。

野鹤闲云未易寻,思亲怜尔泪沾襟。


相逢正慰连床语,送别偏伤陟岵心。


丹灶灰残三岛远,青牛人去九疑深。

长云断岸尽相思,衰柳何堪绾别离。


楚鼓数声村落晚,扁舟重遇佛狸祠。

广莫风多寒气凝,布帆霜雪照愁灯。


从今袛可凭双鲤,问讯相如病茂陵。

春杯一聚未从容,天意分明又北风。


庐阜鄱阳他日约,敢将诗债问冯公。

酒醒斜阳睡起时,瞢腾春思尚如痴。


扬风白浪摧诗急,却讶诗翁不出司。

送别章江门,何须折杨柳。


天涯去住情,春风几回首。

我自东行君自回,清江小艇逐风开。
今宵雪屋悬灯坐,还复临樽待我来。
旧业馀三径,幽居傍五渠。
孤山时养鹤,濠濮久观鱼。
上国多鸳侣,承家有鹭车。
试笔当春早,江淹梦若何。
风云应有合,岁月岂虚过。
孤愤当年甚,离怀此日多。
细雨寒林洒驿尘。
秋思纷纷。
离思纷纷。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
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
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
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北斗瞻依旧,西风汗漫游。
芗溪秋水外,寒夜月槎浮。
笑语疑春梦,杯盘续暮篝。
画角催明发,离情系日边。
旧游应愧我,相见已忘年。
云起天连树,潮平月满船。
相见还相别,相逢未有期。
田园归去日,风雨正来时。
算驿客程远,牵帆峡路危。
当年三茅曾一到,群仙谓予精神好。
首戴三寸鹿胎冠,骨耸眉棱许学道。
后来奔走向南台,谏议相知颇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