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记春风门巷,骑竹马、舞青衫。
笑我拙何堪,君才十倍,头角巉巉。
读书故都乔木,更含香兰省并归骖。

双垂紫绶绾专城,人羡君家好弟兄。


借问霜飞今夜斧,有无池草梦中生。

十年芳草惜离群,海上朱幡忆暮云。


何意归轩停楚泽,万山黄叶独逢君。

始违山林赏,复作远游客。


忽兴慈母念,辞帝去京国。


杨柳河上春,飘然就行役。

昨夜俄闻精卫号,思君双泪湿青袍。


两间正气归鱼腹,一线孤忠托凤毛。


端什有人投角黍,清明无土奠香醪。

南方风土要相宜,小盒槟榔好自随。


蜑户负鱼朝入市,囝娘把烛夜题诗。


三年旧俗犹前日,八郡良家异昔时。

少载琴书去,须知暂佐军。


初程见西岳,尽室渡横汾。


元日何州在,枯风宿馆闻。

家在天南地尽头,白云归处海悠悠。


君行是我家居处,莫谩逢人叹远游。

春风不到海边天,喜见皇皇使节鲜。


料得吴儿心似铁,不妨多饮石门泉。

百雉层城雁翅开,阴阴古柏拥霜台。


登台正好频西望,千里荒烟接野莱。

除书先拜赴交州,采采芙蓉照去舟。


千里西风随宪节,万年南服仰皇猷。


骅骝度岭朱崖晓,雕鹗横空白露秋。

画舫薰风向八闽,西江人物外台臣。


玺书在手官威重,金带横腰宠命申。


圣代不增新利额,清门无忝旧儒绅。

提刑清誉四方闻,拜命还提海上军。


身服豸衣明白日,手持龙节下红云。


倭人入贡遥通表,汉主东迎谩刻文。

近来除命似君稀,新带横金豸作衣。


久矣十年书岁课,壮哉千里怯霜威。


中州善类知难得,西土流亡喜渐归。

晓日牙绯下九天,离亭相对朔风前。


来朝共上南山祝,去路回瞻北斗悬。


客里杯长频驻马,道中波暖更乘船。

才骑骢马隔春回,又领除书远赴台。


万里王程劳跋涉,十年交谊重裴徊。


即看宪府威声起,曾是词林教养来。

太虚无极本无名,独有濂溪象意生。


妙道默从神梦领,天机泄与画图明。


千年衣钵归何处,百仞宫墙护寝楹。

四壁清无际,疏棂面面通。


独怀兹室异,迥与此心同。


燕坐群喧寂,消闲万虑空。

官路思亲日似年,未寒先寄洛中绵。


衾温不用炉煨酒,衣暖偏疑座有毡。


春透茧窝宜早起,香生燕寝足安眠。

谁将修竹倚云栽,翠色清阴绕宪台。


彩凤羽毛迎瑞日,苍龙头角起春雷。


不随仙仗波间化,应感箫韶阙下来。

外台佐宪远驰声,考绩趍朝报政成。


民在湖山俱乐业,人传江海久澄清。


彤庭恩命催归思,紫陌离歌怅别情。

都门朝下日方燠,嘉树苍苍蔼新绿。


红亭送子复之官,顿有离情千万斛。


忆昔初游乡校中,书窗夜读清昼同。

夭桃饶春姿,所媚在青阳。


舜华足朝玩,日日无容光。


何如东篱下,粲粲寒菊芳。

杏苑留题一字行,玉堂收卷亦联名。


流云逝水惊浮世,尘榻虚窗又短檠。


诗律看于前日细,宦情尤觉暮年轻。

剡报初传自棘闱,使星今已向东维。


一时戏语今成谶,两月清欢合有诗。


云近紫垣明绣豸,日临沧海动朱旗。

皇德同天覆,贤人简帝心。


却纡闽海节,去历井垣深。


履道无夷险,逢时自古今。

小雨啼花,深烟怨柳,往事倩谁重诉。
甃冷铜瓶,尘封玉镜,试问荒溪鸥鹭。
说起那时恨,又恐怕、莺愁燕苦。

万古云霄,谁办得、妙龄勋业。
长有恨、君恩未报,鬓毛先雪。
紫诏俄从天关下,绣衣已逐星轺发。

有弟双飞入凤池,芬芳华萼照连枝。


茅山访道今何似,瓦屋栖云旧有期。


作赋相如犹自懒,还丹葛稚笑何迟。

吴台花鸟数惊新,遥忆朱轮金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