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人觔力济胜难,老脚却欲常登山。
寻幽独往不挂杖,振衣竟日穷跻攀。


天南一峰立江面,嵂崒万仞云霞间。

琼瑶万斛泻孱颜,曾界青天挂碧山。


溅沬止馀残滴翠,涓流空洒旧苔班。


何时地轴翻雷电,不见天风响佩环。

瞢腾十日春光里,又到东亭把酒时。


馀寒勒雨强作雪,东风荡柳欲成丝。


气序暄凉催旦暮,路岐南北有欢悲。

卧游忘近远,忽在田野间。


田家正收穫,篱落整且完。


北林五间屋,西厢亦复然。

夜窗急雨鸣撒沙,晨鼓不辨州官衙。


村童晏眠蓬户闭,榆荚一径交残花。


经年不及长者室,泥水真作田农家。

痴人老犹童,览镜思妍媚。


摘白整冠巾,谓老真可讳。


不知齿牙脱,还复可留滞。

寻常纸上说经纶,云汉机丝要手分。


投杼却寻东海钓,驰烟已愧北山文。


短蓑高笠诗添景,醉舞狂吟酒策勋。

一代文场此隽雄,贾生才调武侯忠。


堪嗟国破家仍破,毕竟身穷道未穷。


神降紫云徵瑞始,龙归黑水报君终。

一夕元戎扫地回,遗民已抱左衽哀。


如何寸纸中宵下,竟折长城万里材。


本意鸣銮向河洛,自甘浮海过温台。

忆昨銮舆播奉天,先生陪从若甘泉。


文章已出留侯上,筹策仍推贾傅前。


一自贞元仇正论,直从元祐讲遗编。

鹿儿朝脱锦䙀胎,鼙鼓中宵动地来。


兄弟两州同日起,嚣尘万里一时开。


遗文金石留官样,古庙丹青落旧材。

浣花溪上草堂幽,世乱公来客此州。


卜筑旋应烦地主,感怀时复为君忧。


飘飘身世辽东管,落落篇章邺下刘。

泸江五月渡三军,白羽风前断瘴云。


两字服心知有以,一时成算岂徒云。


南人总识天威重,北伐终嗟汉鼎分。

习隆书奏野祠空,此地千秋享卧龙。


论世合居莘野后,际时何忝渭川逢。


微卢庸濮争奔走,蛇虎风云俨卫从。

英雄未遇亦何疑,恨是遭逢启祸基。


试论淮阴香火地,何如云梦槛车时。


鸿沟未判犹辞彻,炎历方新却构豨。

此堂成后屋俱新,忆旧看新一怆神。


总谓承恩缘小子,岂知馀庆自先人。


爱隆手足延殊姓,让洽家庭及四邻。

主人有酒歌白纻,手折瑶华独延伫。


试灯风急生峭寒,瓦雀穿林夜相语。


仙人绿萼迟不来,空山月明叹无侣。

玄冥去后春涧涩,断冰零霜惮收拾。


帘外东风生夕阴,墙腰寒绿苔花湿。


水仙泠泠摇杂佩,六幅湘裙未开褶。

归来庭院欲栖鸦,冷落谁怜副使家。


独向小园行欲遍,篱边黄菊有残花。

城隅诘曲趁溪斜,遥望青帘认酒家。


行过小桥沙路尽,忽逢菡萏一池花。

窜流今六载,无复望天朝。


象魏阙云远,宝陀山匪遥。


音书时有继,风义未全凋。

衣冠双阙远,烟瘴百蛮深。


不记朝天路,难忘拱极心。


任从生死病,莫问去来今。

南来偿宿债,一笑悟前身。


白首痴顽老,清朝放逐臣。


休传江左梦,愁见海南春。

气清天朗属中秋,黉舍初成燕鲁侯。


依旧规模环璧水,斩新牌榜灿银钩。


青衿士子欣荣遇,白发迂儒预胜游。

来时荷盖翠相扶,不谓经年尚守株。


纵使香风来不断,争如归去小西湖。

去年昨日我离家,转眼俄惊阅岁华。


春草池塘长入梦,不堪两度见荷花。

圣代开皇极,恩波雨露沾。


笃生嵩岳佐,载叶渭川占。


社稷千龄会,衣冠五福兼。

小舟摇曳出垂杨,岸草汀花送远香。


善拟东平心最乐,尊倾北海兴偏长。


百年利涉兰为棹,一代豪吟笔有床。

冉冉清溪映绿杨,杏园遥指碧云傍。


藩宫地接天潢近,灵沼波分太液长。


鱼鸟乐随人共狎,主宾情与世相忘。

罗浮二月春如烟,江花酣春入眼鲜。


句漏就丹未免俗,陆郎怀装殊自妍。


素丝皎皎在所染,黄雀飞飞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