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六出霏霏饯岁华,终宵撩乱扑窗纱。


未言造化工夫巧,且看乾坤景象奢。


□□□□□□□,□□□□□□花。

江头十二月十二,忆昨开帆三月三。


山川南北俱经遍,气候寒暄已饱谙。


月色下澄江更远,潮声惊破梦初酣。

萧萧雪鬓病馀深,半倚蓬笼尚拥衾。


教子挥金酬国手,抱孙低语调乡音。


恐惊旧日回明镜,喜是今朝捧御簪。

岁晚溪流冻有痕,岭头云日瘴犹浑。


向来萍实千年事,一去梅花第几村。


高鸟过林惊积雪,长亭催客易黄昏。

昨夜南关对月时,客心如水向南驰。


京城此去犹千里,岁晏还家未有期。

我本山林麋鹿姿,多君点染出清奇。


不知老去愁多少,但觉秋霜满鬓丝。

庆都山人齐伯高,袖有五色之仙毫。


李白楼前忽相遇,便呼银瓮出蒲萄。

水南羁客望春归,日暮茗园野烧稀。


知有陂塘应不远,一双野鹤傍山飞。

欹树共维楫,高崖可构亭。


沙呈桥外白,山漾水中青。


别洞通仙境,何年閟地灵。

日落风犹起,江寒鱼正肥。


鸬鹚下水急,舴艋出滩稀。


旅食劳行李,归栖念采薇。

喜有连云树,仍多近水村。


偶来随杖屦,浑欲托丘樊。


山暝寒初落,滩低水自喧。

古庙依苍麓,穷林俯绿潭。


石台交野祭,画壁拥朝参。


云送千林雨,烟飞隔水岚。

林下戏秋千,中流奏管弦。


看花还旧赏,抚树惜流年。


白发金台客,青云玉署贤。

背岭溪流合,穿林石路高。


连甍依嵽嵲,百堵见周遭。


扫叶看畦韭,搴萝出涧桃。

一年有几团圆月,数到今宵岁又残。


不恨清辉催我老,转欣长夜耐人看。


横斜影写梅花瘦,潋滟光凝竹叶寒。

幽人门巷冷如冰,使节光华肯再登。


今夕青灯话三馆,明年何处说庐陵。

宛彼鹡鸰,其乐孔群。


彼类维何,而有若于仁兮。


宛彼鹡鸰,爰集于冰。

牙城霜月红,稚耋拥晴昼。


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


皆谓去年时,黠虏已深寇。

柳眼浅窥湖水畔,梅花瘦著竹篱边。


残年未便无冰雪,春意云何已断然。

腊祭精严古院幽,邻房不敢对茶瓯。


何时芒履扶筇竹,度岭相寻溪岸头。

峨冠执法公宜整,端冕临祠我亦严。


深炷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坛殿夜漫漫,临祠愧礼官。


降神欣乐奏,望瘗肃更阑。


雨意垂檐黑,风声过竹寒。

日光玉洁千峰立,快雪晴时一气凝。


当昼垆亭摧扫巷,犯寒渔榜借收冰。


松皮石裂号饥鼠,窗隙尘消触冻蝇。

经宿玄云合,飞铅遍霎时。


座间银海晃,天上玉龙知。


肸蚃忱无间,菑畲稔有期。

民力东南竭,宁堪岁荐荒。


隐忧惭肉食,虔祷合鹓行。


归路风犹劲,瞻天色更苍。

前时大雪风扰之,有无厚薄皆不齐。


今朝大雪无风色,下隰高原总盈尺。


由来此物本阴气,偏近黄昏落尤剧。

平明大雪风怒嘷,屋上卷来亭下高。


更深更密皆能到,所在纷纷如雨毛。


堆床压案扫复聚,取笔欲书冰折毫。

自笑衰容异壮夫,岁寒日暮且踟蹰。


平生献玉常遭刖,此日闻韶本不图。


岂有文章资黼黻,敢从前后论王卢。

我生淳熙间,今复见淳祐。


粤从发覆额,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时方在宥。

九峰庵上雪中眠,夜半寒枝落枕前。


虚旷益知身老大,静深惟觉梦清圆。


山围漠漠无通路,田缺幽幽有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