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初丽上林天,殿里春花百种鲜。
驱出馀寒还故腊,收回和气作新年。
水暖蛟冰解,灰飞凤管和。
阳春与皇泽,并付女夷歌。
天上春先遍,世间人未知。
黄金装柳蕊,红密点花枝。
阳和今日到,景物一时新。
陛下南山寿,长迎千万春。
春风长乐地,春仗大明天。
春酒皆千日,春枝即万年。
縠管灰飞尽,金胥刻漏长。
欢情与和气,并入万年觞。
瑞福随春到,穰穰正似山。
君王宽大诏,自此遍人间。
东郊迎气罢,暖信入严宸。
暂遣星杓转,令知天下春。
苍龙东阙转春旗,綷羽林梢最早知。
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迟。
角巾散带亦何为,白首庞公是我师。
灯下侍儿闲礼忏,床头稚子解吟诗。
江渔供客来冰缝,山鸟惊人触冻枝。
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
维摩诘言:「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
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
只应唯道在,无意俟时来。
树叠藏仙洞,山蒸足爆雷。
囊非扑满器,门更绝人过。
土井连冈冷,风帘迸叶多。
村童顽似铁,山菜硬如莎。
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
一灯常到晓,十载不离师。
水汲冰溪滑,钟撞雪阁危。
芙蓉峰里居,关闭复何如。
白玃兼花鹿,多年不见渠。
红泉香滴沥,丹桂冷扶疏。
堑鸟毛衣别,频来似爱吟。
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
珠翠笼金像,风泉洒玉琴。
露滴滴蘅茅,秋成爽气交。
霜椑如蜜裹,□□似盐苞。
浮藓侵蛩穴,微阳落鹤巢。
蝉急野萧萧,山中信屡招。
树香烹菌术,诗□□琼瑶。
诸境教人认,荒榛引烧烧。
诗琢冰成句,多将大道论。
人谁知此意,日日祗关门。
乳鼠穿荒壁,溪龟上净盆。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
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
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头。
拟归仙掌去,刚被谢公留。
猛烧侵茶坞,残霞照角楼。
静室焚檀印,深炉烧铁瓶。
茶和阿魏暖,火种柏根馨。
数只飞来鹤,成堆读了经。
动物中有三教焉:蛟龙麟凤之属,近于儒者也;猿狐鹤鹿之属,近于仙者也;狮子牯牛之属,近于释者也。
植物中有三教焉:竹梧兰蕙之属,近于儒者也;蟠桃老桂之属,近于仙者也;莲花薝卜之属,近于释者也。
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写之以显浅之词;理之显浅者,宜运之以曲折之笔;题之熟者,参之以新奇之想;题之庸者,深之以关系之论。
至于窘者舒之使长,缛者删之使简,俚者文之使雅,闹者摄之使静,皆所谓裁制也。
孔子生于东鲁,东者生方。
故礼乐文章,其道皆自无而有。
释迦生于西方,西者死地。
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
古人四声俱备,如「六」「国」二字,皆入声也。
今梨园演《苏秦剧》,必读「六」为溜,读「国」为鬼,从无读入声者。
然考之《诗经》,如「良马六之」,「无衣六兮」之类,皆不与去声协,而协祝、告、燠。
傲骨不可无,傲心不可有;无傲骨则近于鄙夫,有傲心不得为君子。
胸藏邱壑,城市不异山林;兴寄烟霞,阎浮有如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