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楼新雨过,馀响杂楸枰。


静到无言处,悠然感物情。


子疏机转密,手重敌还轻。

古亭抱秋树,秋意失婆娑。


畟畟下凉吹,萧萧鸣远柯。


渐知声应少,止觉别离多。

隔溪微送响,一一入徘徊。


声向静中得,客从何处来。


谷兼山屐应,路带楚吟回。

浩然长独往,万古无知音。


纵与烟霞别,终存水石心。


幽人通语默,相得在高深。

瓜熟已除架,苋乾无复蔬。


何当灌园罢,又是筑场初。


晴日迟收稻,中田早结庐。

晓霜漙露草,缓步一沉吟。


知有坚冰至,难为迟暮心。


板桥微见迹,红树不成阴。

晚花开烂熳,宿雨滞淋漓。


且蜡黄桑屐,难抛白接䍦。


南山空怅望,秋色半离披。

秋水澄澄碧,河洲面面风。


白蘋留不住,吹入蓼花丛。


就岸维舟近,回樯挂席同。

我家徒四壁,闭户不闻喧。


深夜有虫语,幽人无所言。


细微通寂寞,亲切语寒温。

秉烛何为者,微光近夕晖。


远兼渔火乱,低并野燐飞。


腐草成形小,空囊识字稀。

村童挝破鼓,野老祝丰年。


社日陈鸡黍,秋声杂应田。


蜗喧分两部,牛饮快三千。

何处鸣双杵,声声隔短墙。


贫家刀尺冷,田舍宿春忙。


断续微情寄,分明远思长。

山厨拨牛粪,宿火出蹲鸱。


犹带烟霞气,难教鼎鼐知。


懒禅分各半,野客朵双颐。

出伏仍消渴,经旬尚饮冰。


寒斋留热客,阳燄逐秋蝇。


卉木伤迟暮,炎凉变爱憎。

渐觉山衣薄,因知物候更。


水边凉意早,林下病身轻。


爽气来虚室,远风吹太清。

天空云海卷松涛,独往不知山路高。


百尺竿头谁进步,一门深入属吾曹。

厌见鱼龙舞,愁从蛱蝶翩。


笙歌归篥管,云幕掩秋千。


虽遇良宵景,应知乐事偏。

乃知帝王自有别,东都真主一言决。


明章相继刚柔絜,永平建初谁敢埒。


鄛乡论政政乃亵,孝和委辔赤精竭。

秦嬴鹿失楚骓已,乃公马上空相侈。


威加海内悲故乡,四皓不来将易子。


左袒终归侧室儿,右相安刘功孰比。

拜稽同上国,尊攘赖贤王。


望阙思龙衮,飞云动鸟章。


闭关三日后,化逆两阶旁。

数年加我无过,十载忧天自劳。
欲向虞渊洗日,岂愁涨海飞涛。

斯晨斯夕求心,以雅以南自吟。
一室悠悠望古,孤怀渺渺殊今。

几见高人遁迹,且随矮子观场。
悲欢所听谁说,啼笑依然独忙。

铁错空怜彼错,金昏未解谁昏。
忧天不可天问,知世还从世论。

耐可狂歌度日,何须溅泪惊时。
举头日月光近,在手乾坤嘿持。

往日当前自惜,回风几度堪悲。
江南极目千里,海上移情一时。

人皆自谓人尔,我亦安知我谁。
赖此三春作伴,置之一壑犹宜。

红白诸花亦有,苍茫一水全虚。
将携春色归尔,或恐山光妒予。

春来海外天外,人在山间水间。
此日馀芳暂假,明年一倍相还。

竹外青山泻影,樽前碧渚流清。
无多烟景相接,一样风光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