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桂树及冬荣,瑶草待春发。


唯闻鸾鹤声,寥寥上烟月。

明夜更无今夜灯,都人为此不胜情。


皆愁隔岁期犹远,共约追欢直到明。


君饮露台春易醉,我眠书馆月同清。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


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风摩露洗非常洁,地阔天高是处宜。

蕲州小簟琴光枕,学馆无人日午时。


睡去沈酣本避暑,梦回展转却添疲。


倏忽云雷出天意,清凉风雨报秋思。

为文爱子都无滞,疾读数张堪醒睡。


唱高郢曲词调古,锐比干将才力至。


主张衡鉴付谁人,奈何并不蒙收视。

丘樊英俊君犹滞,掩卷无言偃然睡。


江左思归未得归,家乡百里奚由至。


有楼望远最舒旷,蹑屐徐登极临视。

为怜城郭太留滞,知子思家方闷睡。


故停车马良久住,相顾雍容情益至。


楼高适意同一登,目极四周堪远视。

赣阳峤北气郁滞,晨兴何晏惟昏睡。


江左雄豪每自奇,学孟希韩非不至。


奈何进取位尚卑,上官仪检多轻视。

式微子叹归期滞,疏钟皓月僧窗睡。


满郭丹枫已送秋,李白桃红春又至。


绿杨朱户锁娉婷,燕赵一笑谁相视。

赣江淹泊嗟旅滞,子夜萧萧复无睡。


乡程千里断书来,律管仲冬迎日至。


空山屈曲环高塔,与子游嬉同眺视。

赏心淮水头,楼观岌以举。


下分沤鸟界,上入归鸿许。


登梯云湿履,肆席星落俎。

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


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


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艾花开过天中节,桂树飞来月上弦。


唤起西堂春草思,吟成小雅杖华篇。


庭闱心事关儿子,场屋声名有岁年。

一弦光上五云端,恰共乘弧势一般。


畴昔熊罴和梦到,只今雕鹗待秋抟。


红榴色借丹枝重,碧藕香摇翠袖寒。

长庚飞下祝融墟,瑞入清台夏五书。


八荚花开羲叔历,一枝桂长羿妃居。


南薰解养秋风鹗,梦泽能生北海鱼。

雪中欢喜看瑶陵,雪后扶舆弄绮晴。


造物为人添眼界,病夫随处得心倾。


江南江北融融暖,春草春花日日生。

人言禹时柏,是否何必研。


要知是古物,少亦逾千年。


盘盘九龙子,脊尾何蜿蜒。

南极星中老,朱陵洞里仙。


相呼乘大夏,抱出送高贤。


八荚蓂垂地,初弦桂拂天。

钟陵一水下金陵,轻舸何劳半月程。


千里快风冲雪浪,一天寒日弄霜晴。


天公有意如相念,川后安流自不惊。

雨檐经月不通流,一夜垂垂得满沟。


尘敛小园应菜甲,地苏长亩见禾头。


暑消未足添吾咏,岁熟当能解国忧。

城郭山林每相望,独醒那忍共春酲。


眼前人事忙如戏,脚底花时过若惊。


从宦索居良易与,新知故态岂难评。

周瑜隐地春曾住,秋以为期玉斗游。


只道参差无此适,要知拓落有何谋。


经行二姓忽相聚,辗转一身终自由。

熟睡俄惊簟未收,披衣侧坐且搔头。


飕飂隔屋听吹瓦,滂沛连床定满沟。


晓起见山全带雾,午晴沿涧尚周流。

山愈深时地愈高,春寻积李散崇桃。


林庐但觉无尘话,田里那知有载醪。


华发苍颜俱老大,清泉白石更周遭。

荆楚谁言镜听词。
烛花影动画檐低。
烧灯天气醉为期。

从来江左夷吾,大名迥诸出公右。
金堂玉室,瑶林琼树,龙麟蟠走。
志在神皋,气雄云梦,十吞八九。

雪飞三日暗烟雾,雪住三日埋冰霜。


尽道春来须解冻,不疑腊尽未回阳。


楼台瞩望犹如积,城市驱驰殆欲僵。

初霜涤馀暖,山气何其明。


水痕亦渐收,涧浅流不声。


翔空有鸣雁,肃肃已南征。

春风吹我过新田,往者从容已数年。


历历幽花伴芳草,故交情味倍依然。

濯锦江头小佛庐,二三良友亦同居。


僧敲暮鼓朝钟处,舒卷一编贤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