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女何年化石来,巫山亦有望夫台。


细腰多少春魂在,云雨虚无不作媒。

风叶萧森乱夕阳,啾啾何处一声长。


三声未断过三峡,无数哀猿尽断肠。

似有朱颜在镜中,香溪清与苦耶同。


美人心逐天山草,万里青青到汉宫。

十二巫峰似九疑,芙蓉朵朵斗仙姿。


离骚弟子荒淫甚,神女无端入楚辞。

荆门西溯即高唐,一路风流屈宋乡。


更向秭归寻故宅,无穷骚些在斜阳。

旧事真人白紫清,传来仙诀自朱明。


拂衣中岁谁能早,亲老空悬万里情。

回首京华北斗边,庭闱近与紫宸连。


簪缨未敢辞神武,真逸华阳待暮年。

蜀道盘回似上天,川南更在二峨边。


使君观察劳旌节,南极牂牁是下川。

嗟君闾里侠,金尽欲如何。


乱后田园少,愁中鼓角多。


将军无细柳,渔父且沧波。

少小逐游侠,骄行白鼻騧。


昔逢宋如意,今得鲁朱家。


拂剑舞秋月,开樽临暮霞。

镫暗鸡传唱,凉生月入扉。


破空人语细,行远寺钟微。


地僻消尘虑,心清集道机。

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


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


年丰农事足,客到犬声闻。

精蓝郁起碧岩幽,此日斋诚驻紫骝。


东指凤城双阙迥,西瞻鹫岭半空浮。


梵钟缥缈香云外,宝翰昭回古殿头。

祗林几处隐松关,门带寒溪碧玉湾。


历叩花宫寻白足,遍登香阁看青山。


无尘觉地猿能定,不系神心云共闲。

五朵青莲簇翠鬟,峨峨一朵涌中间。


近来若个宗风彻,至此方知佛日闲。


采菊梵仙归洞去,踏花狮子自空还。

北台秀矗斗杓傍,楼殿凌虚结上方。


众壑俱从檐下落,万缘都向槛边忘。


洪河如带明分野,恒岳为邻接大荒。

挂月岩前一经探,岧峣紫翠叠烟岚。


圆机风与溪相答,秘义人同石共谭。


灵异迹多难罄笔,清凉峰好尽如簪。

岿然秀拔峙南台,顶势穹窿若覆杯。


香阁遥瞻烟锁处,宝灯闻说夜飞来。


仙岩铺锦凭谁绣,虎窟屯云为我开。

嵯峨东陟插云峰,壁翠峦苍亘百重。


妙吉祥师常说法,那罗延窟惯藏龙。


远窥沧海初升日,响振空林欲曙钟。

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


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松纳四时风。


盘回鸟道珠幡里,缭绕炉烟画障中。

遨游从净土,安稳度香城。


鸟亦通禅悦,松如响梵声。


山岚朝夕幻,关柳去来迎。

殊像原无二,庄严属画工。


昔闻叱牛叟,今见跨狮翁。


月面光莹玉,珍缨贯慧风。

妖蟆不为中秋地,老兔先奔昨夜寒。


世事相违剧晴雨,人生何苦许悲欢。


云窗自照青藜杖,月户重修白玉盘。

河南灵地,信从生俊杰,皆由天佑。
见说簪缨称世袭,复是青毡还旧。
学海渊源,笔端锋镝,未逊谁居右。

淝水风声欲破苻,文城雪意趁禽吴。


诗筒拟醉玉跳脱,捷羽已飞金仆姑。


剡曲但能乘兴逸,灞桥仅不负诗癯。

官渡老风烟,浔阳媚云日。


汉将营前见,胡笳曲中出。


复在此檐端,垂阴仲长室。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两鬓有二毛,光阴流浪中。


形骸日土木,志气随云风。


冥默楚江畔,萧条林巷空。

兰浦秋来烟雨深,几多情思在琴心。


知君调得东家子,早晚和鸣入锦衾。

闲骑羸马出,远饯绣衣行。


爱此川原迥,欣然风日晴。


隔篱梅半落,断陇麦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