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满溪秋波浸霞影,天光压碎玻瓈冷。
孤舟载月远浦归,沙鸟惊飞鸥梦醒。
披蓑老渔黄发多,鼓枻自唱沧浪歌。
西山山头欲颓日,阴云作昏山已失。
子龙翼母归澄湫,秋风卷地波涛立。
银竹插空雨脚来,倚栏纵观帘半开。
青山冒顶云作巢,两峰势挟同峡高。
晓风急雨忽吹散,满地勃勃翻云涛。
白衣苍狗变化速,从龙伴鹤无拘束。
石潭渊澄小于沼,汞液飞光泻晴昊。
蟾娘洗头湿翠云,乱发梳残化文藻。
镜波帖帖寒影孤,皎然清冰凝玉壶。
晓角吹散行云飞,扶桑枝头日弄辉。
晴山凝春得春色,岚光作雨翠扑衣。
楼头尘压鼓声静,燕子窥人春昼永。
残虹阁住微雨收,晴光倒射芳草洲。
嫩绿扶春上溪树,树绕翠烟如水流。
凉阴垂垂映渔舫,叶幄搴风疑步阵。
芳春已破三月中,桃花参差吹暖红。
腻香涨雨紫溪阔,霞翻晴浪摇青空。
渔郎已去渔舟在,白发避秦秦世改。
雨痕洗净秋容碧,翠泼晴岚晓凝湿。
山高不碍河汉流,冷风吹送行云急。
登高望远何茫茫,欲吊虞舜思时康。
金乌啼破扶桑瞑,凌晨刷羽飞龙顶。
海云绚彩万丈红,青山都散晴霞影。
白头凝睇咸池东,浴光竟属何人功。
湘川馀几波,滟滟荡文荇。
固非沔南派,有穴曷名丙。
腴鲜嘘浪花,射鲋笑寒井。
胎仙下天来,息此云深处。
清夜闻玉笙,凌风更飞去。
我曾凭高阁,凝睇缑山树。
我从百粤来,苍梧访陈迹。
岂复剥琢声,空馀旧枰石。
唐运垂三百,高风此仙客。
盗泉不可饮,井渫敢辞远。
一脉许剖分,伐竹躬百本。
刲㓢岂不劳,洁污惧淆混。
群丑怯窥觎,险巘仗兹岭。
防关卓孤剑,魅魉悉潜屏。
客舫载铁衣,江津苦犹梗。
茫茫天壤间,物物因维系。
聊以永今朝,安得号神异。
神龙谁系之,可系非龙类。
一镜了秋毫,孤亭聊共倚。
浮荣等泡沫,浪漫流光里。
素袜扬玉尘,悠然踏清泚。
龙光万丈馀,毕竟归良冶。
固知橐籥功,分寸不可假。
睒睒晦朔间,望舒宜在野。
漫郎不可作,遗迹此陈井。
敝瓮弃道傍,閟彼真源冷。
番番水东老,洗心心已醒。
病涉日万夫,奔川莽牢落。
遥空亘修蝀,众目坚倚托。
忽堕水中心,为功一何博。
手倚晨扃一渺漫,山神拥出玉巑岏。
光侵道者祠星室,迹破樵家斫药坛。
石笋撑空穿宿瞑,天机织素挂馀寒。
半绕山根但一洼,真源凿破杳无涯。
清澄灌或於陵圃,窈窕寻犹博望槎。
积雨冲堤蜗自国,微烟幂渚鹭专沙。
一掌嵯峨是玉京,连峰欲向鼎湖倾。
高张黼座龙随下,静拥珠軿虎独行。
白雪松扉双立影,清风药井倒吹声。
几点晴云著树梢,寒山苍莽类城壕。
鸡豚日落声相接,鹳鹤风凉势自高。
小径残榛分岭脊,平畴净绿带溪毛。
偶出官桥倚落曛,诗家触景谩纷纷。
弹琴在峡惊闻瀑,罨画为溪喜得云。
竹筱晚深樵弛担,莎根秋短牧归群。
昨夜寒潮与此通,荒溪尚趁百川东。
行依桕树林头月,钓拂芦花屿畔风。
插竹侵沙鱼扈短,篝灯映草蟹埼空。
古木丛中息世諠,老生力学掩溪门。
危弦未绝人须听,蠹简多忘我欲温。
白兔流光分石色,苍龙拥沫验沙痕。
乍拨山亭木叶堆,老僧千岁喝岩开。
天从白石云根出,地带青泥雪髓来。
竹影自深斜映月,鱼腥不到半凝苔。
老眼前头尺五天,真龙角上正攀缘。
规模白马驮经过,想像玄鳗护塔眠。
梵呗将回知磬绝,神珠欲陨见灯悬。
独上南山最上头,朝隮一点便成湫。
岩腰动石风初起,海眼输泉雨欲流。
蜥蜴含珠光照夜,丰隆卷铁黑沉秋。
螺湖石屋江水平,大船小船满东津。
举罾出鱼辄数十,落日光射金鳞鳞。
枫桥烟起新酒熟,共穿小鱼饮西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