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共爱通侯下士名,沈深甲馆隐倾城。


冰心自是俱无染,偶为相如字长卿。

明海稽山两道民,转从词笔弄精神。


老夫自是前车辙,不二门中好立身。

怜君藻思若悬河,何自清时挂网罗。


西去汀洲鹦鹉绿,古来名士患才多。

鸡鸣山头祀功臣,蝉冕虽蔫天泽新。


颖公舌枯宋公馁,纵有微劳何处论。

六朝诸帝总沈沦,古垄寒芜社鬼邻。


何事彼都诸士女,刲羊争赛蒋侯神。

数拳顽石点庭皋,蔓草疏花绕四遭。


似与抢榆减归念,弇中终自有逍遥。

书来病弟已加餐,离绪千头且暂宽。


便是天恩赐休沐,可能同觅少年欢。

五侯池馆只如常,千骑传呵也不妨。


恬澹总来才二字,可教容易便相忘。

五湖小寇如饥禽,一疏轻摇朝野心。


但使使君能信赏,何愁竖子不成擒。

残妻病弟三贫息,刺促家音奈我何。


六十三年牙齿落,此生垂尽亦从它。

总为天王德意真,倾家多作赈饥人。


两都多少黄金穴,不救区区白屋贫。

长夏辕门解甲时,轻衫十万羽林儿。


不知一半耕农死,饱饭城头日日嬉。

麒麟蹙起带围赪,琬琰连旌二相名。


莫怪君王重调燮,近来旸雨较分明。

红女机裁供奉稀,外家无复恃恩私。


江东父老聊须活,此是尧汤水旱时。

侯门犹自斗豪华,一宴中人产一家。


马食鹑衣它日事,银罂翠釜片时夸。

学道频年懒未成,偶将身世付流萍。


纵教自勘应难答,出爱微官处爱名。

散衙微缓日初西,稚子能勤进肉糜。


西去街头三五步,不知烟火几家齐。

老去心情百不宜,未甘清影坐成移。


虽然书卷衰无味,差胜敲棋卷白时。

残年故国已无秋,颇解民忧与国忧。


今日忧来浑不减,更添惭愧到心头。

啼饥哭死遍长干,唯有乌鸢意觉宽。


山色江声空自好,不如聋瞽任春残。

仲春初旬辞故林,鲜腆卢胡直至今。


一片真心终自见,不从儿辈觅知音。

何曾鹊印在龙荒,止许双蛾锁洞房。


秋夜纵长犹有梦,无情无思对斜阳。

堕马胡姬不动尘,飞鞍一跃转如神。


莫轻乘自侯门过,惹得梁家髻样新。

摘来桑叶喂蚕肥,缫得流黄夜上机。


愁说上方初进御,君王别选越罗衣。

袅袅婷婷骄上春,狂风摇荡不由身。


君王莫问吹多少,可是吴郎画里人。

步屧寻春傍若耶,双环白足洗轻纱。


兴来莫踏云门寺,处处青帘卖酒家。

玉腕交加摘露房,生憎孟姥妒檀郎。


榜来兰楫吹令远,引去莲歌咽不扬。

燕颔风云切大荒,雕鞍新热冷红妆。


权奇到底应须尽,其奈蛾眉也是霜。

夜凉清吹夹车来,菡萏秋兰水陆开。


何限风光何限月,有谁能嗣建安才。

空劳国色更针神,雨露恩移别院新。


记取蒲生塘上曲,九泉差胜姓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