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台频上不辞劳,晴雪和花拥毳袍。


紫石碧栏行坐稳,下方遥见谓孤高。

天空云海卷松涛,独往不知山路高。


百尺竿头谁进步,一门深入属吾曹。

山寒烟错寞,江晓日荒凉。


水际风巾动,梅边䗶屐香。


低头挈小榼,拍手笑轻航。

孤亭翠岭上层云,烟霭微茫万里分。


仙家鸟道迥莫到,石壁猿声清忽闻。


幽泉树杪飞残滴,瑶草岩中吐异芬。

云为衣履石为梯,白日青虚步可跻。


天近只疑三界合,烟开浑见四方低。


寒松挂雪明前嶂,瀑水轰雷下别溪。

空山高望石磷磷,短杖支离已怆神。


衰去久知非一日,病来犹仗汝三人。


猿声空落枫枝冷,草阁斜悬霜气新。

三年重此驻扁舟,一样登临两样愁。


力尽已无高峡气,情深空对大江秋。


丝丝短鬓朝霜薄,黯黯寒云下界浮。

宝所已在近,游子倦跻攀。


努力上复上,安乐刹那间。

钟山投老漫寻诗,幽草闲花水满陂。


步转暖风还尽日,坐因凉雨独移时。

松梢片月见流行,夜半青山白露横。


不是闲人爱幽处,秋来纷扰饱曾更。

钟山好。
尽日引人青不了。
办取笋鞋藤帽。

千层鸟道一筇扶,三月东风响鹧鸪。


花发幽岩红踯躅,云生绝壁翠模糊。


七闽形胜山河壮,万顷沧溟岛屿孤。

曲岭行人少,孤僧独静居。
云中炊火郁,竹里出烟虚。
松老惟藏鼠,泉寒欲冻鱼。
狐精解唱桂枝香,一曲中洲禾黍黄。
办得苍生谢安石,东山丝竹又何妨。
松杉干云高百尺,泉声㶁㶁流春碧。
路转山回见寺门,游人道是荆公宅。
公昔罢相归金陵,盈廷不合如淄渑。
跃马青罗步幛间,松林尽处是前山。
玉梅刚障春风面,残雪融时见一斑。
半山山已高,山顶高几许。
太卑人易凌,太高独踽踽。
吾宅山中央,高下都吾与。
偶然占一壑,事过如秋烟。
如何此亭名,千载惟公专。
后人惜古意,添筑屋数椽。
我读半山诗,瞠乎不可及。
风骚融老腹,取次有掇拾。
清放太白章,悲壮杜陵集。
缘云梯径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
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粗俗。
邵武城头路,行行重苦辛。
高山双倦足,空馆一愁人。
凉月照华发,西风吹敝巾。
昔坐翠微间,摊书白昼间。
至今成皓首,重此对孱颜。
谢墅烟云杳,滦波日夜潺。
佛寺重开净劫尘,薄游访古到城闉。
一墩自占江山秀,千载常怀晋宋人。
棋局荒凉云寂寂,涧泉清冷石粼粼。
舟逐萤光,树藏鸦色,望入蛮天深处。
岫月轻招,海波狂吸,诗情暗消樽俎。
又半卷炎氛去,岩腰洗秋雨。
山半幽居留胜境。
俊侣相依来问讯。
小楼灯火手同携,风乍定。
题诗武库至豪雄,变法君臣意所同。
琴瑟不调原可换,兰莸未别自难终。
推公贤愎惟迂叟,叹世因循有晦翁。
诗家王半山,妙语占清绝。
曲高和斯寡,郢曲愧春雪。
句中寓深意,端为我辈设。
归来心事平,蹇驴踏秋风。
举鞭问髯奴,何如浣花翁。
道旁几高松,风来自相语。
丹溪青山冠闽浙,胜游忽聚金台客。
朱阑碧槛倚云隈,满地松花踏香雪。
玉京北望苍烟重,山光水色开天容。
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
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