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乘闲时倚远公楼,一段风烟豁醉眸。
山色遥连梁岳晚,潮声初涌海门秋。
酒旗城郭西风急,禾黍人家夕照收。
上方台殿拂云齐,俯阚悬崖枕碧溪。
卓锡便寻花果院,绿杨啼鸟万山低。
曾道南宗胜北宗,天王岭上秀高峰。
卧游笑指曹溪路,宝树花前意万重。
碧幕笼寒霜满院。
正横窗树枒遮断。
菊后觞情。
区中无由舒眼界,欲上云峰观九派。
颇闻黄龙擅奇特,傥得窥临真一快。
清苕一线仅委蛇,具区万顷何滂湃。
溪山佳宝林,初冬煦晴旭。
僧房夭蟜入,佛殿棱层属。
言携方逸士,览胜纾清瞩。
为爱曹溪胜,邮亭晚泊船。
行随僧锡入,坐想佛衣传。
树色深围寺,山腰细引泉。
鹭渚鸥波接远天,落花飞絮满平川。
春归客梦偏惊雨,寒食僧家不禁烟。
涧底泉声消永日,阶前草色换流年。
两袖缁尘四十年,曹溪暂尔放春船。
南朝只有松间寺,西祖亲传劫后禅。
乐业畦人租茗圃,随缘老衲饷粳田。
风日太华好,重来是隔年。
池光浮六诏,树色接诸天。
翠霭莺花路,黄云燕麦田。
积雪满松岗,兹行为悼亡。
本非求吉地,只欲近禅坊。
外物心如水,流年鬓已霜。
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
香飘古寺昙花见,秋到闲园蝶梦醒。
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
法华景胜几时荒,剩水残山惹恨长。
蝶化空寻高士梦,龙归不斗美人妆。
通幽纵曲高低径,随喜难分上下方。
入门松径幽,树杪见钟楼。
客至犬迎吠,香消僧出游。
水花迎晚照,风叶引凉秋。
一水透南粤,高人忆老卢。
如何拈不起,只为本来无。
匍匐三千里,披攘五百徒。
诸峰攒合翠如环,一带晴溪落远湾。
见说传衣推白足,偶然持钵访青山。
悟从无树非台里,道在林光水气间。
能师空门圣,弱岁慕真诠。
乃舍负薪担,远扣法王禅。
登堂佛性现,说偈契自然。
缀幌沾筵各有因,长安万树总辞春。
残妆带雨犹含泣,薄质随风易损神。
信断御沟争似叶,香消清路不如尘。
宝林称胜地,绀钵得真传。
一悟菩提法,千春祇树先。
象山青得月,溪水紫生烟。
何处是西天,登临意渺然。
野松千壁立,幽石抱云眠。
佛已成南祖,人今识亚仙。
翠华环四壁,绝胜隐巍宫。
梵供青山响,钟声紫雾笼。
虎跑曹水畔,猿啸雨花丛。
一入菩提境,飘然万虑灰。
歌从仙侣放,尊仗故人开。
幡诀来何国,檀椷秘法台。
一酌曹溪水,地灵知佛国。
坐具展四山,弥天普法力。
群峰互蛇蜒,二溪交环翼。
连日登山意未阑,今朝又宿白云间。
帘帏寂寂心初歇,星斗垂垂手可攀。
竹叶煮汤消夜渴,杏花留雨作春寒。
太华嵯峨一望遥,到门犹碍过溪桥。
慈云长见阶前起,孽火都来海上消。
屋近树阴晴亦暗,砚涵竹露夜还潮。
拟向山中学耦耕,归来犹自急王程。
莫将猿鹤移文诮,须鉴当年报主情。
当年碣石谭天友,白雪泠泠一代才。
长望青霄人去远,孤身独绕法王台。
眼前事业岂为真,世上浮名几误人。
寄语芸窗年少者,莫将章句送青春。
十年不到龙华寺,归卧山僧旧草亭。
笑予漂泊西南久,消得楞严几卷经。
华堂闻鸟语,隔林送鸡声。
悟证无生理,空门掉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