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却白云居,行踪出去初。


窗中聊取笔,架上独留书。


日背林光冷,潭澄岳影虚。

君不见獬豸不识字,高柱削铁坚,白简孰辨贤不贤?


又不见鵔鸃偏尚武,高屋压虎肩,五兵不理长酣眠。


铁崖老狂者,强项如董宣。
小巾制子夏,正要江东传。

翠阴四月,入山十里春秧净。
樵径。
引一线松风到山顶。

家世传儒素,平生学古文。


三年思故国,一命荷君恩。


折节羞黄版,归休许白云。

明道先生此脯龙,佛头光放一齐空。


我来剪棘披云上,要探骊龙第一宫。

恰到溪穷阳步潭,舍舟策马仍之南。


上方有路能终到,直到茅君炼药庵。

七里桥南一水通,不知遵曲入无穷。


野花两岸无人采,我艇中流两岸中。

石城铁城不可猜,长江东逝打城回。


若教道德为城郭,天险还应飞不来。

江势滔滔入海争,润城江海汇深清。


北门锁闼非无地,北固山高铁瓮城。

焦山山外临无地,地上人家水上洲。


人世不闻夫子叹,海怀真见一桴浮。

九月十二来自扬,焦山之麓访焦光。


京口归途趍谷口,丹阳取道到华阳。

江涛浩浩雷风生,万斛之舟不敢行。


金焦缥缈在天上,江涛势欲与山平。

镇城东西几万家,焦山花映金山花。


吸江吞海谁胸量,一体乾坤且谩夸。

缥缈天都十二楼,银河遥望不胜愁。


何因醉逐飞琼语,谪向人间五百秋。

片石巑岏倚怪松,清秋寒雨滴虬龙。


苔深不记飞来处,疑是崆峒第一峰。

绝壑东回鸟道微,隔山流翠转依依。


西风落日空潭上,满地寒云湿不飞。

池上藤萝岁月深,半空寒影动青岑。


携琴欲写潇湘意,夜夜蛟龙水面吟。

云压重崖午不开,石门烟雨护莓苔。


分明记得秦时路,曾到仙源采药回。

积雪苍茫涧道分,空林麋鹿自成群。


夜来洞口飞泉过,流出西岩几片云。

云际飞梁压水开,翠岩丹壑自萦回。


扪萝欲记天台路,片片青霞屐底来。

万仞危岩古木低,翠屏回合上丹梯。


桃花流水无人问,一路猿声夕照西。

穹厓积铁古,下嵌仙人宫。


流观洞天记,渺与林屋通。


把火惊石燕,吹箫动潭龙。

帝选循良抚远民,由来百里应星辰。


征车蜀道闻猿苦,祖帐西郊落叶频。


莫为割鸡轻邑宰,应须叱驭效忠臣。

我不识华阳彭炼师,见画云山想句曲。
数峰暝色入遥浦,六月泉声动虚谷。


紫霞观楼当落日,似有幡幢出林木。

一幅山光满素屏,多君共有水云情。


未须结社营茆屋,已见谈空拥化城。


千树暮云遮鸟道,半塘寒水浸秋萍。

淡染云霞五色衣,杏坛朝罢对花披。


洞中养只千年鹤,长被仙人来借骑。

书满琅函秘不开,云窗雾阁锁青苔。


门前白鹿将麑过,定是避秦人引来。

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茅君。


数声金磬秋坛霁,敲碎遥天一缕云。

冠带寒星帔剪霞,步虚去宴玉宸家。


醉归却跨青鸾下,冲落碧桃无数花。

崇元馆主在齐梁,乃有元之吴郡张。


相望八百四十载,我居鹤台如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