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入城漠漠风吹雨,隐几纷纷鼠跳梁。
真有性情皆骨肉,断无哀乐到侯王。
醒时觅梦知身老,静夜开门闻水香。
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入肺肠。
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
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
微觉人间忧患长,树头寒雾减春光。
儿时书卷存馀味,静日江山但坐忘。
雨脚减收延返照,蛛丝何意近雕梁。
炎方十日愔愔雨,断送残春作早秋。
鹜鸟有群皆独立,奇峰难画任冥搜。
眼前事了未全可,胸次月明真不愁。
悠悠人事重经眼,㶁㶁溪流旧绕墙。
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
客中作客知官味,山外看山惜夜光。
狂吟江浦。
不食人间烟火语。
韦曲名家。
山蔽晴空望自遥,树开小道紫骝骄。
沿溪飞盖传清荫,四野欢声拥海潮。
棱棱直节振朝班,孤剑冲风夜度关。
东海波涛明主德,西江烟雨逐臣颜。
霜青枫老丹成树,月落猿啼泪满山。
洗眼乾坤正,回头日月新。
百年垂半日,千载中兴辰。
凤下辉堪揽,河清颂好陈。
翰苑才名重,容台秩望清。
几年频荐鹗,五马忽专城。
紫禁分符去,华轩露冕行。
玉殿颁来雨露新,梯航九译奉王春。
普天共庆讴歌日,四海旋为遏密辰。
即位争看新甲子,改元犹是旧庚申。
午朝方罢拥千官,昼漏沈沈玉几寒。
九塞投戈同挟纩,一时铩羽尽弹冠。
鼎湖北望遗弓杳,辽左东防故垒残。
别我南江去,风帆半夜开。
苦无为郡乐,已复盖棺回。
契阔空三叹,凋零并一哀。
风雅犹家学,精明独吏师。
与人无轸域,于道不磷缁。
天理终堪信,乡评久更思。
今日平安出岭时,瘴氛犹觉润征衣。
一条路入江南去,万里人从海上归。
松竹林中琴一枝,妖岚散作半江漪。
县于庾岭梅差近,政看圜扉草便知。
熟事无多迎客早,清吟未了放衙迟。
风尘先我解牛刀,万里冥鸿一羽毛。
谁信五溪多瘴疠,古来三峡壮波涛。
中原北望浮云尽,函谷西还紫气高。
南安放步一闲游,笑傲东山天际头。
云影暗随峰影合,松声细逐涧声流。
僧归古刹常求定,我咏风光肯暂休。
堤畔春风舞绿杨,又随贾客入南昌。
布帆初问芙蓉渡,水驿遥连薜荔乡。
满目白云迷浅渚,一时孤棹下寒塘。
颠毛种种四旬馀,阅世终悲岁月虚。
镜里空花呈起灭,眼前流水悟乘除。
谩夸丁令千年鹤,且趁杨岐三脚驴。
天下名山饶洞穴,不似南安最奇绝。
一峰突兀上干天,十二子孙旁就列。
上有虚窗透碧霄,夜分明月归岩腹。
春山寂寂片帆轻,一路烟峦送客程。
最是断肠听不得,杜鹃花里鹧鸪声。
到此家乡近,一时怀抱开。
滩随山势尽,人逐雁声来。
回首西湖隔,关心白发催。
陌上杏花残,楼头春色阑。
愁随芳草遍,梦入雨声寒。
作客风波苦,依人啼笑难。
南天睽隔盼归鸿,沈滞音书匝月中。
一纸平安深慰藉,千丝情绪暂消融。
蛮方民俗难为治,乱世财源渐告穷。
书剑飘零惯别离,故园梅鹤未追随。
江乡景物催归棹,闽海行藏感弈棋。
载道讴驮传惠政,全家儿女盼归期。
十年京国荷传薪,初领河阳一县春。
治谱当年能继志,循声此日果超伦。
幸留棠荫称廉吏,好课楹书启后人。
岩前数步到幽房,岩里聊安息偃床。
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
石穴虚深宛似房,石形方稳亦如床。
千年知是谁人隐,一郡除非此地凉。
山外雨来烟色暝,林间风过药苗香。
使君心事玉无瑕,游戏功名发未华。
要省文书翻贝叶,故从江岭访梅花。
春风早趁人千里,胜日相思天一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