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世卿昔赴南山召,今见南山问世卿。


信宿世卿向何处,一片南山空自青。


沧波脚底机全活,勾漏囊中药果灵。

处处山花好蜜房,絪缊岩壑为谁香。


相思道远无由寄,此味年来只独尝。

知从何处宿花丛,清晓飞来又几蜂。


定有香魂招不返,远寻芳气落花封。

寒花索寞不成丛,口腹吾惭入腊蜂。


觅蜜娇儿啼夜半,未成新酿又开封。

万古西山朽骨丛,中有魂魄化为蜂。


饿死空窼不飞去,犹为君王守故封。

万株松上花,千日杯中酒。


儿孙戏膝前,一舞一回寿。

朝看亦南山,暮看亦南山。


南山长不老,聊以永君年。

江涨麻墟雨,天低德庆城。


正当击楫处,空有结趺情。


入夏寻双井,沿流到七星。

家临洞庭口,门对君山色。


微风卷钓纶,万顷湘潭碧。

世事了不闻,峰头数椽屋。


斸取华山云,长歌下空谷。

洗眼来看广莫诗,烟霏空翠雨微微。


四平地上一山起,独拄天南群望归。


乔木不随兵燄动,好云时入寺门飞。

公与南山是夙知,三年对面肯轻离。


长汀明月催孤棹,广莫高风酹一卮。


采菊空怀忘辩意,有台须立太平基。

紫盖矗天开,更无山并来。


脚飞云外去,眼到海东回。


长啸落林叶,新题淋壁苔。

西坑曾避难,今又一西坑。


十有四年梦,两番多事惊。


天乎存老息,地亦定前名。

一片白云飞入山,须臾又出在人闲。

我归十年不复出,说道云闲我更闲。

翁今百岁少十年,我少公年二十五。


天与翁龄百二十,我已化作原头土。


延年剩得饮食乐,损寿多应作诗苦。

白云起南山,随我度溪园。


园丁荷锄去,季女出应门。


汲泉供香茗,扫石开清樽。

残雪笼晴作冱寒。
北风吹浪过前滩。
远山云气尚漫漫。

红花墙头蜂过叶,翠藤池面蚁行枝。


暂来数刻有馀兴,若住此轩何限诗。

入港晴芜远际山,鹭群翻处绿回环。


林隈隐寺僧慵出,桥底通船客正闲。


乍喜身心俱寂静,足怜名相惑愚顽。

山头藤断空垂子,亭下泉荒不满池。


老衲坐来知敬客,南音犹记鬼仙诗。

迎客山僧未下廊,好风吹鼻便生狂。


莫疑佛宇清芬烈,薝卜曼殊共借香。

折枝登几已孤妍,况值风林水石边。


荦确路斜飞盖歇,丁宁茅店略停烟。

眷言怀隐逸,辍驾践幽丛。


白云飞夏雨,碧岭横春虹。


草绿长杨路,花疏五柞宫。

南山有古柏,高出青云端。


根固叶自茂,何惧霜雪寒。


幸无大匠知,免被斧斤残。

将军落笔怪且雄,能画嵯峨崒嵂万仞之奇峰。
模糊犹含太古色,惨澹颇带清秋容。


俨如蓬莱三山翠且重,又如庐山五老削出金芙蓉。

一百年前老辩才,复褰绦带下山来。


松杉溜雨惊龙起,篁竹生风唤鹤回。


戒行净通林水观,语言香落宝花台。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尽见。


岩岩石帆影,如得海风便。


仙穴茅山峰,彩云时一见。

松竹阴浓,四时不改南山翠。
瘦筇闲理。
谁会盘阿意。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行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