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湿云不起万峰连,云里闻他笑语喧。


一似洞庭烟月夜,南湖北浦钓鱼船。

深山三月雪花飞,折笋禁桃乳雀饥。


昨日刚传过谷雨,紫茸的的赛春肥。

井络西来,历坤维万叠,丹邱战垒。
万折千回留不住,夭袅龙骧凤起。
云海无涯,岚光孤峙,绾住潇湘水。

七年三到楚江边,阻上衡山信鲜缘。


此去便为归老计,不知重到是何年。

衡岳峥嵘倚太清,长时雾雨少晴明。


我来却恨缘征讨,不得祝融峰上行。

海云山上寺,每到每开襟。

万木长不住,细泉听更深。

蜩沾高雨断,鸟遇夕岚沈。

五峰雪作九江水,回雁晴连岳麓云。


未到朱陵仙洞口,钟声已隔碧湘闻。

大江南北分云梦,七十名峰压水低。


九向潇湘还九背,随波直至洞庭西。

山随湘水长,转转向清湘。


九面芙蓉翠,中天紫盖张。


峰峰朝赤帝,树树带衡阳。

烈气流珠海,真形隐玉壶。


云霞相变化,日月自虚无。


紫盖削千仞,朱天开一隅。

伊昔洪荒世,衡山佐禹功。


巨灵分一掌,明德继重瞳。


岣嵝悬神碣,莲花落古宫。

峰绕祝融尊,湖湘映岳门。


香炉云梦气,瀑布洞庭源。


雨霁分秋色,林开见晓暾。

中宵登岳望,阊阖赤霞边。


光采频迎日,空蒙不见天。


苍梧龙驭失,紫盖凤楼迁。

物外与谁期,人间又别离。


四方多事日,高岳独游时。


猿狖潇湘树,烟波屈宋祠。

我从匡庐来,但觉诸山低。
嵯峨望衡岳,云霄与之齐。


下有赤蛇蛰,上有朱雀栖。

释子身心无垢纷,独将衣钵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钟声出白云。

天开朱岳奠炎方,地入南溟接大荒。


使者肃修时典礼,神明宜护国封疆。


仙台云散峰峦碧,瘴岭春回草木香。

春来游未遍湖山,已是风光一半残。


细把刘郎诗读后,莺花虽好不须看。

入岩仙境清,行尽复重行。


若得闲无事,长来寄此生。


涧松闲易老,笼烛晚生明。

千峰隔湘水,迢遰挂帆归。


扫月眠苍壁,和云著褐衣。


洞虚悬溜滴,径狭长松围。

浮瓯雪色喜初尝,中有祝融风露香。


径欲与君同晤赏,短檠清夜正相望。

南岳阴阴松道凉,又骑站马望荆襄。


山中老柏滴寒翠,江上危峰撑夕阳。


昔往不堪经滟滪,此行重得看潇湘。

夜来大醉别衡阳,今日长吟下楚湘。


翠藻青苹鱼市井,白蘋红蓼雁家乡。


江云起处蒙蒙湿,山雨来时陈陈凉。

彼美人兮何得仙,鍊太和兮保长年。
驮白牛兮降朱鸟,心黄庭兮口不言。


质姱嫭兮心澹静,巧靥辅兮体轻便。

曾听鹿鸣逢世乱,因披羽服隐衡阳。


几多事隔丹霄兴,三十年成两鬓霜。


芝术未甘销勇气,风骚无那激刚肠。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石龛闲锁白猿边,归去程途半在船。


林簇晓霜离水寺,路穿新烧入山泉。


已寻岚壁临空尽,却看星辰向地悬。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


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


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


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


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