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树青青带雨寒,离亭相别泪阑干。


莫将便作无情物,亦待抽身入建安。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居邻曲巷有朱扉,未许墙东宋玉窥。


春草满池惊昼梦,酴醾万朵压繁枝。


湘西江上参军宅,黄四娘家子美诗。

百花狼藉草如茵,谁与东皇殿后尘。


故放酴醾教独步,更无凡木敢争春。


杖藜亦偶逢幽径,扣户何须问主人。

见尔府中趋,初官足慰吾。


老牛还舐犊,凡鸟亦将雏。


喜至翻成感,痴来或欲殊。

二纪乐箪瓢,烟霞暮与朝。


因君宦游去,记得春江潮。


远别更搔首,初官方折腰。

日落川径寒,离心苦未安。


客愁西向尽,乡梦北归难。


霜果林中变,秋花水上残。

仙李方二叶,九庙摧妖狐。


刳剥尽生灵,宇内无完肤。


岳岳临海公,奋袂起菰芦。

嵯峨婺女郡,星斗垂寒芒。


寥寥旷千载,气运开齐梁。


刘生实天启,乳哺随高堂。

紫气遥占白岳傍,青鸾长驻白云乡。


张筵邺下三千客,照坐扬州十万妆。


观里琼花初破萼,庭前珠树欲成行。

朱节朝持下紫宸,北风扬旆潞河滨。


飞槎渭水星为使,授简梁园雪照人。


去路正逢葭菼夕,归期先趁棣棠春。

藉甚参军鲍照贤,携书遥赴秣陵船。


清江桃叶怀人夜,渌水莲花作吏年。


大府旌旗朝宴合,高门袍笏昼游旋。

六代更废兴,文士故不乏。


奋迹惊才贤,乘时见髦杰。


猗欤沈隐侯,文章何烨烨。

手板那能谒路傍,扁舟归兴逐浔阳。


参军不恋芙蓉幕,仙尉偏宜薜荔裳。


钓倚宫亭明月近,樵穿庐岳乱云长。

三尺芙蓉照鸊鹈,居然大隐帝城西。


怀中片玉仍依赵,橐里千金欲擅齐。


紫殿衣裳云色近,青楼弦管月华低。

画拱摇丹日,雕阑驻彩云。


榻延徐孺子,吟接鲍参军。


午馔行山蕨,春羹荐野芹。

矫矫平津客,林间识仲容。


传家留一鹤,入幕佩双龙。


树色辽城近,花香汉殿重。

武林词客旧相闻,鹤立鸡中迥不群。


侠气凭陵看说剑,逸才牢落且参军。


折腰南国怜黄绶,拄颊西山傲白云。

蜉蝣与龟鹤,延促一弹指。


刘伶闭关键,穷年学周史。


不见猥无目,不闻安用耳。

蹑履青龙阜,天虚四望幽。


山河吴楚概,城郭古今愁。


杯就高云泻,诗临怪石留。

一上高亭野兴幽,坐凭松顶瞰江流。


海中楼阁三山霁,天畔风烟六月秋。

上客牵萝到石门,老僧分涧引瓠尊。


青山万点浮东海,落日凭阑望不昏。

素手停针罅。
厌听人、铺张中馈,啜鲜羹鲊。
恨不南山随李广,试著短衣骑射。

朝谒冯夷祠,夕投孟津渚。


风长川淼漫,河阔舟容与。


回首望归途,连山暧相拒。

参军逸气佩吴钩,烽火惊心又暮秋。


乱后登临仍有赋,望中风景独深愁。


边隅树色空军垒,东北笳声断戍楼。

夏日园林积雨晴,美人聊此驻行旌。


歌吟满座皆吴调,老病当筵自鲁生。


花院凉风醒客思,柳塘斜日乱蝉声。

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黄姑织女隔天河,虽则异居心靡他。
不知君心别后变,相逢犹道故情多。


奉君中山千日之美酒,子夜四时之清歌。

翰林校书金根误,赀郎独奏凌云赋。
世人顶礼千佛经,焉知网漏珊瑚树。


君不见洞庭湖南彭夫子,白少镕经兼铸史。

一官万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日晚长烟高岸近,天寒积雪远峰低。


芦花渚里鸿相叫,苦竹丛边猿暗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