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曾看词锋战举场,弟兄旗鼓略相当。


两贤方折月中桂,此老翻为地下郎。


弟妹力携家数口,文章空费纸千张。

心与长江水并闲,任教风雪赴潺湲。


羁人触忤缘何事,日日愁云闭远山。

试借莺花慰客心,羁情犹自费搜寻。


玄冥即便欺春软,平白时光尽夺侵。

归客来登至喜亭,喜归兼喜峡江平。


当时作记文章伯,不止文章得美名。

夔子山高峡天阔,骚人宅近刚肠悲。


菊花上头不易得,酒盏到手何须辞。

两鬓如霜力未衰,又持黄纸到荒陲。


马前落日穿林麓,暑后悲风断柳丝。


敢谓甲兵期小范,欲将农圃学樊迟。

清居潇洒对涟漪,懒散人传八睡诗。


昔日寻丹同葛令,近来高枕学希夷。


溪深白鹤随闲步,冬暖黄花映寿卮。

乔梓人呼大小王,兔毫辉映凤毛长。


堂前已种忘忧草,肘后曾传辟谷方。


列坐贤星连锦席,行杯宝月落天香。

奇石崚嶒簇作林,疏狂偏得米颠心。


书成龙卷临池墨,赋就人惊掷地金。


白社但推诗律细,丹炉谁识道门深?


招携共驾冰轮去,露宿梅花四百岑。

才名南斗两相高,草圣诗仙老更豪。


碧眼身轻三岛鹤,彩云光映五铢袍。


纵横放笔休临帖,感慨狂歌只续骚。

高步翩翩健若飞,鹖冠堪衬芰荷衣。


厨烹石髓邀人食,鬓插琪花带月归。


踪迹近随河上老,烟霞久息汉阴机。

赋罢归来岁月长,无怀一枕到羲皇。


黑甜未了朝炊熟,白醉徐添午篆香。


自扇阴阳仙灶火,尽消冰炭世人肠。

啸傲松旁啜菊英,羡君疏懒得长生。


双门调奏钧天静,八睡诗成蝶梦清。


木榻枕流通桂海,云航驱浪泛蓬瀛。

一轮明月照春宵,门对花溪正上潮。


进酒共擎清玉案,征歌新奏白云谣。


桂兰绕砌迎清佩,莺燕同声和洞箫。

银灯火树影流虹,绕膝儿孙笑语同。


酒满霞觞摇锦浪,花薰莱彩散香风。


千金良夜春方永,一朵晴云月正中。

忆昔铜官踏铁船,令公鹤骨自翩翩。


当时曾许琼华吏,今日真成陆地仙。


四水浮村翻雪浪,双凫随步驾云烟。

君不见铜柱之标高插天,合浦潮与南溟连。
明珠翠羽光华然,估客十万矜腰缠。


我兄侠气凌铜柱,射策武闱力如虎。

名山高架石为梁,移在君家玉树堂。


霞起赤城悬瀑布,花明华顶落天香。


逍遥龙杖超尘界,缥缈星冠立上方。

东山棋局暂夷犹,元老还家尚黑头。


自是洞仙无甲子,谁知琪树几春秋?


行看曳履趋三殿,且慢骑羊向十洲。


待历中书念四考,始携黄石问丹邱。

蓬壶紫水远通潮,人踏金鳌弄紫箫。


百里贤星环寿域,十分春色醉花朝。


调和玉露凭仙掌,旋转天文属半杓。

有倩求仙学葛洪,向来传得鲍家风。


乘龙曾许青云上,跨鹤堪从碧海东。


酒进霞觞开艳菊,书归桂水托宾鸿。

趺坐忘言道气深,清风明月照虚襟。


肯寻丹灶延年药,独抱青莲不染心。


世上蜩螗喧可厌,云中鸡犬静闻音。

新剪春萝制野衣,烦君芳讯到柴扉。


百年坐叹驹过隙,三仕还如鹢退飞。


世外烟霞堪结侣,山中甲子总忘机。

月流桐叶清辉悄,风掩蓬关薄曙寒。


一度逢生秋水怯,四旬如昨镜花看。


心存遗泽伤年迈,手自栽松及露漙。

素绡开处,看烟云骀荡,悬厓森列。
尺幅沧波窥远势,两点轻舟如叶。
裂石奔泉,遥汀攒树,点染皆奇绝。

五树高藩府,金柯列桂林。
风云龙虎会,事业股肱心。
道岸超遐迩,英才贯古今。
白凤翱翔金马边,袖中三策洞人天。
莺声上苑浓春柳,药气蓬壶接寿筵。
已见青螺添瑞色,还扪红日赋甘泉。
熊罴无梦到人间,口熟灵文心更闲。
旧殿朝昏常自住,陈村风雨不时还。
眼看种树俱成荫,兴至题诗且莫删。
潘郎双鬓沈郎腰,君似彭篯两事饶。
枕上松声疑北岱,堂前山色入西樵。
溪云遍照灵桃熟,竹杖闲围玉笋娇。
黑眸亮鼻自超尘,坐老圭峰五十春。
金磬月明还有梵,玉河识浪已无津。
碧云昼静岩花满,红叶秋深寿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