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病起何思虑,空斋读易时。


沉潜三画象,研究六爻词。


孔系诚难识,扬玄恐易知。

病起加餐饭,随宜且菜蔬。


何须尊有酒,岂叹食无鱼。


绝不关人事,多惭得自如。

病起呼童语,门前客不来。


无人理花草,为我扫莓苔。


只欲寻书帙,何心泥酒杯。

病起水边行,风回柳弄晴。


岸虚微坼土,涧浅细无声。


寂寂心逾静,飘飘神转清。

病起思新茗,催煎蟹眼汤。


分来香细腻,啜处味偏长。


日永门庭静,风轻院宇凉。

病起香初炷,蓬蓬喷玉烟。


丝头方过眼,穗脚忽成拳。


垢尽心无染,尘销意欲仙。

病起窗前坐,哦诗一解颜。


人生祇恁么,世事未如闲。


朝路谁知旧,田庐自往还。

病起支颐久,形神稍稍安。


岂堪夸壮健,只怕已衰残。


希圣心无倦,求官意渐阑。

病起寻藜杖,闲情孰可论。


腾身上危径,着眼已高轩。


城堞看州宅,沙汀识远村。

病起看儿戏,阶庭闹不休。


觅钱何所用,得果更无求。


转觉童心好,翻令老态羞。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证,前三阴三阳篇中,悉具载之。


此以下诸方,于随卷本证下虽已有,缘止以加减言之,未甚明白,似于览者检阅未便,今复校勘,备列于后: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桂枝二两(去皮)麻黄*三两(去节)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
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大法,春夏宜发汗。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然,一时间许,亦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