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 hán lùn biàn fā hàn hòu bìng mài zhèng bìng zhì。
伤寒论 ·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zhāng zhòng jǐng。
张仲景。
fā hàn duō wáng yáng,
发汗多亡阳,
zhān yǔ zhě,
谵语者,
bù kě xià,
不可下,
yǔ chái hú guì zhī tāng。
与柴胡桂枝汤。
hé qí róng wèi,
和其荣卫,
yǐ tōng jīn yè,
以通津液,
hòu zì yù。
后自愈。
cǐ yī juàn,
此一卷,
dì shí qī piān,
第十七篇,
fán sān shí yī zhèng,
凡三十一证,
qián yǒu xiáng shuō。
前有详说。
以上为【伤寒论 ·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张仲景 · 汉代 · 文
大法,秋宜下。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烧裩散方右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掰)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
陆游 · 宋代 · 诗
汉水方城一何壮,大路并驰车百两。军书插羽拥修门,楚王正醉章华上。璇题藻井穷丹青,玉笙宝瑟声冥冥。
晏殊 · 宋代 · 词
春色初来,遍拆红芳千万树,流莺粉蝶斗翻飞。恋香枝。劝君莫惜缕金衣。
顾贞观 · 清代 · 词
旧雨西风卷。便重经、天荒地老,此情难遣。剩粉遗香留得在,两袖三生红泫。
王禹偁 · 宋代 · 诗
绿池绕径几千栽,准拟登高泛酒杯。未到重阳归阙去,金英寂寞为谁开。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劫雨颓朱刹,慈云演法轮。但馀飞锡地,未少布金人。一念城能化,多生里不贫。
魏源 · 清代 · 诗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华山忽向江南峙,十丈花开一万围。
刘敞 · 宋代 · 诗
相去不在远,百里若异方。相别不在久,一日如岁长。我昔不愿仕,会知出处妨。
姬翼 · 元代 · 词
举世纷纷争富贵,道人独占清贫。清贫柔弱得安身。心闲无事过,随分乐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