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湖是处美人妆,天竺松风吹绕梁。


便携罢讲诸生去,何必夸他马季长。

手板抛来尽日闲,吴峰青比玉峰殷。


若语傍人应不分,一生长对案头山。

丹枫吹叶点离杯,箫鼓千江夕照催。


但惜广文投杼去,不知神武挂冠回。


门生篮舆迟能稳,客舍青毡寒自开。

谈诗匡鼎旧名家,且为诸生拥绛纱。


吏部名仍悬日月,广文官欲带烟霞。


春风暂假专城绶,秋水犹疑上汉槎。

萧萧苜蓿广文多,忽作潘家花满柯。


久矣上书新礼乐,可能为政倦弦歌。


丹砂不必寻勾漏,桂酒还闻近博罗。

先生昔年曾拜章,拟复古乐施明堂。


先生今年坐皋比,要令弟子人解颐。


三台使者知名姓,旌语煌煌考功令。

八月晴江响怒雷,西陵渡口趁潮开。


船头赤鲤如人立,知是龙湫带雨来。

萧山竹箭美于玉,湘湖莼菜绿胜丝。


任是广文官舍冷,未应翻作季鹰思。

七百里多平水面,江南大抵是仙官。


宝带桥头别亲旧,莺花一路到临安。

贵人楼阁上摩空,蹑屐携觞事未穷。


墙柳似分西禁绿,庭花欲比上阳红。


客从吴苑偏乡语,诗自延陵辨国风。

楼倚仍吾土,筵开傍帝宫。


莺花二月半,虾菜一尊同。


获侍关西震,叨为吴下蒙。

教授尔家玄,广文重见虔。


九经谈若注,三绝品谁先。


闽海长虹吐,吴天化雨悬。

不断江南北,春风桃李香。


珠还收甓社,剑已铸干将。


少郁冲星色,仍开照夜光。

残编未忍读,为忆泰陵时。


绩是中兴纪,文如有道碑。


已看埋玉树,还复长兰枝。

少陵诗卷名山水,王氏丹青老岁华。


胜地常令一怅望,儒冠今喜慰生涯。


青毡不愧商岩草,白发何愁杜曲花。

燕姬砧杵催杨柳,楚客衣裳缉芰荷。


宦况不为游远赋,闺情空续悼亡歌。


愁闻郑监青毡苦,老觉安仁白发多。

江湖不见任公子,风雨常怀老郑虔。


异域亲朋皆万里,故乡花柳又新年。


青春已共浮云去,白日难同逝水还。

内丘城阁夏阴阴,窈窕儒宫双桧林。


六月沙郊骑马到,四时潭水听龙吟。


青毡况属斯文地,朱瑟还闻大雅音。

不见任公子,飘飘旅客魂。


苦吟惟白发,生计有清尊。


散吏真兼隐,荒城不异村。

臣也师也父兄也,如鼎三足车四马。


富人贵人闲道人,如行有伴居有邻。


三者缺一均不可,一之二之成彼我。

床敷第一峰,峰头更高阁。


超然出尘寰,何用不寥廓。


万有声臭无,中夜神明跃。

客舟何悠悠,来自天际头。


水荇动微飙,旭日孤帆收。


云是樗里子,薄言与同游。

怅想子山起一经,是谁帮济未成名。


短檠初事人皆笑,宗伯先公独用情。

有人款款扣柴关,两马冲云夜到山。


秉烛呼童办茶果,泠泠清话到更残。

尝闻岷峨下,往往多长年。


把赠李氏子,归以寿双亲。

李生步江来,惓惓问心学。


心学在自心,自求岂云邈。

得雪啸歌异晓昏,千家茅屋尽温温。


且将稔岁占三●,会见全功收一原。


位育共瞻今圣主,直清犹愧此●存。

白头博士早悬车,鸠杖扶身八十余。


甲子暗占绛老岁,今文口授伏生书。


清尊只许通门客,隐几何心出里闾。

把君风木图,识君风木心。


贤者不易贵,远者宁务今。


嗟哉鼎与茵,充足时所钦。

江门云水地,不绝往来交。


已恨栽花晚,宁辞抱瓮浇。


月疑窗下枕,风语树头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