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绿槐阴合匝,黄鸟语间关。
檐外数竿修竹,日午报平安。
朝退簿书多暇,睡起吏人初散,林暮鸟仍还。

汉兵朝出塞,胡马夜临关。
咫尺云中烽火,羽檄满长安。
幸赖君王神武,报道天声不杀,黠虏望风还。

昔年芗水上,终日掩柴关。
相伴碧空猿鹤,无复梦长安。
几见林花开谢,坐数鸥群朝暮,时共野云还。

黄金明魏阙,白日照燕关。
岁岁花香柳媚,春色满长安。
只怪鹦声太巧,底事燕巢无定,昏暮马蹄还。

曾同五岳祖昆仑,亦有名贤亢德门。


陈氏公卿俱似长,于家阴骘竟贻孙。


人嗟鹤化仙标远,帝宠龙图世泽存。

元臣节钺九天开,经略勋猷亦壮哉。


组练秋飞辉日月,玺书朝启役风雷。


行歌汉垒军容变,声到河湟虏气摧。

剑履星辰切斗边,纻衣□发醉花前。


午桥且自安鹏息,亥字宁须论大年。


十赉恩华明主意,九还真诀异人传。

司马何年赋遂初,幔亭深处结精庐。


蔽亏日月开天小,出没烟岚入槛虚。


峡口忽闻猿叫断,沙痕时印虎踪疏。

舟随五曲棹歌行,百叠松篁绕画楹。


直与列仙争选胜,不妨游子自寻盟。


隔溪云色沉峰色,逢夜滩声映瀑声。

一曲鸳湖好,非关请乞来。


东山选丝竹,北使问楼台。


鸿向青冥送,花因白社开。

实德吾应愧,浮名信所遭。


未能忘厌羡,只觉一生劳。

我昔漫游天帝都,一柯敢谓安丘隅。


为轮为弹信所遇,时人却笑非善图。


浚川海内知名久,甬川英风互先后。

河洛多名贤,历历若编贝。


维公挺奇秀,危望齐嵩岱。


濯足江汉中,倚剑苍冥外。

帝圻东南雄,王气何葱葱。


价人秉玉节,万国资屏幪。


逸驾绍往轨,昏旭靖以共。

轩冕易为溺,何人脱屣轻。


先几惩满损,昭代见仪刑。


昔献三千字,今更四十龄。

杳杳孤亭倚翠开,晓凭清霁首重回。


江拖素练天边下,云结玄堂海上来。


尺舄径登栖鹘处,半山如见读书台。

山木经霜尽白颠,森森桧柏翠堪怜。


物情岂为人呈媚,冰操由来晚更妍。


鹤唳莺声图外景,岚光潭影镜中天。

坐拥罴貅百万雄,驱除无策笑元戎。


三边少借防胡卒,一战全收破竹功。


泪合烟霞闾闬定,星摇河济舳舻通。

起居大国太夫人,玉带金鱼两相门。


岁有万千宜寿母,人生七十见重孙。


古来此事犹稀有,帝所如今亦预恩。

秋风庭院忽生春,请说庭前祝寿人。


卿月已升仙掌露,郎星初见宰官身。


九霞酝就金尊满,四世孙看玉砌新。

马公首丹籍,程子亦其次。


大书天九门,凛凛见名字。


度君独何心,菹歜而剥芰。

生身何恨晚,犹识孝曾孙。


姓字惊乔木,仪型想九原。


百年馀父老,双泪落轺轩。

公之曾大父,昔者老先生。


日月扶丹扆,乾坤仗赤诚。


诒谋三世重,谨始一言清。

矻矻秭归山,长身困远官。


旧租无折变,新路有平宽。


报以孙将子,森然玉与兰。

玉立气如春,魁然长者人。


三朝陈素业,两郡驾朱轮。


国干须名族,吾衰倚大姻。

溪山前后簇双旌,暇日城南取次行。


因到小园寻胜事,更于野寺畅幽情。


联翩别乘同歌吹,落拓闲民亦兕觥。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


宁知许长史,不忆陈司马。

东风恰摇荡,行子动征骖。


春事方无赖,离心更不堪。


草苗一寸绿,山色几重蓝。

送子佐繁昌,驱车颍水阳。


途逢洗耳客,郡接聚星乡。


贤里何人住,春流几处芳。

秋光子。
正遇月窟香清,天街凉早。
诸生云会都门,斯□□□,今朝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