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欠鱼羹未拂衣,端平心事付谁知。


瓮齑食籍同寒士,犹是希文画粥时。

宫禁扫除甘冗散,归来面壁却如僧。


多君挽出纵谈笑,亦似东风来引绳。

朋比薰炉怯酒尊,寒林相对耿朝昏。


看看雪霁三月暮,辛苦春工换小园。

莫怪殷勤学凤皇,只因毛羽有文章。


驺虞已自新颁朔,平虑于今复拜郎。

曾逐东风入紫微,晚抛江海滞乌衣。


空夸万里封侯颔,还傍人家门户飞。

早过长信报平安,晚向昭阳效合欢。


天上只夸频送喜,不知双翅落金丸。

空林长日自敲訇,一扫千章蠹尽清。


闻道柏台乌更好,不知何事但吞声。

偶听春声墙外枝,雕笼惆怅立多时。


分明细语传鹦鹉,总为聪明欲怨谁。

西山罝网弥天去,北极苍鹰掠地来。


日夜怨啼行不得,雄心一片已成灰。

严霜种种映颠毛,莫更嫌人赋老饕。


处处珍苞浑欲尽,可辞罗网入蓬蒿。

引吭长鸣动九霄,丹砂冠顶白云翘。


自从名唤仙禽后,鳅鳝吞声恨不消。

络纬唤织朝从暮,布谷催耕雨复晴。


汝道不如归去好,可将耕织了平生。

千回睍睆复莺丁,不向东风自一鸣。


何似侬家卑脚鸟,此生长技自呼名。

才听歌声舞不休,楚宫犹记旧风流。


相逢莫奏乌骓曲,肠断秋江万古愁。

洞庭天阔月横斜,浪打风惊自叹嗟。


少日风光君莫问,至今情性似杨花。

一片苍崖万古秋,高天翠色晚俱浮。


自从谢傅东山别,未许交情到白头。

六代愁深金粉词,一溪春涨曲尘丝。


柔条已是无拘管,惭愧东风特地吹。

日落千缗散漫垂,华清初浴太真儿。


请看师相城西邸,应是河阳满县时。

枝牵蔓转叶纷纷,数朵蔫红学出群。


盘石托根君莫笑,只言身自致青云。

风波本无定,渔家爱夕阳。


丝纶摇扬处,多在瀼西傍。


清歌一曲竟,天水共微茫。

雁阵惊寒早,平沙衬水圆。


同怀稻粱意,南下尽翩翩。


谁念关山远,犹有尺书传。

孤帆自天际,出没见秋毫。


归心同逝水,飞度挟风涛。


临流一怅望,空觉此生劳。

月光随处好,何况洞庭秋。


风露三千里,金波上下流。


此时闻铁笛,天际一登楼。

扁舟潇湘上,夜听潇湘雨。


回风度明珰,丛篁各成坞。


欲起寄相思,美人隔南浦。

雪片大于手,江空岁复寒。


幽人高卧处,偏得画图看。


为问梁王简,何如楚客冠。

清晓坐闻钟,知是何朝寺。


微霜动商飙,秋随雁行至。


联翩去乡人,岂无怀乡意。

山以远市珍,山中复成市。


轻云结浮岚,东风泻清泚。


不辨往来人,微喧隔林起。

多生业果种情田,鹫岭宗风好著鞭。
要使野狐惊铁杖,莫令黄叶认金钱。
传衣虽落慧能后,成佛应居灵运前。
枕溪曲室巧涵虚,黄卷旁罗恣卷舒。
单族未应惭四姓,寸阴端合竞三馀。
麟毛不具羞文虎,狸骨空传尚墨猪。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破愁。
别离千里客,患难一扁舟。
点染江淹赋,登临庾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