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历尽冰霜去不妨,从今无复歉冰霜。


多年亲友能相见,何异生还到旧乡。

思君不见草萋萋,日落云黄望转迷。


未必冥途风景异,定知到处有新题。

十五年前事,中朝恨鹤轩。


胆张才士酒,情重野人暄。


天地有奇作,江湖浮大樽。

时难年荒后,乡居亦自难。


伪言惩下里,军事出长干。


此地暂相阔,何时追旧欢。

牢落竟无与,频年类海多。


春香苏冻草,花气醉维摩。


变起江河倒,狂来风雨呵。

乔木烽烟变,津门遗故家。


文章付刍狗,身世感抟沙。


北雁无消息,东侯有咄嗟。

何处桃源遂隐沦,风尘复现宰官身!


此生久已如旋磨,未死何堪更转轮!


半世驹光愁到老,一巢燕子苦依人!


劳劳自分无闲福,少得馀闲病又亲!

白叟黄童话使君,买牛买犊谕邦人。


今年菽粟仓箱满,仁政常为七县春。

稻塍粟垄绿相连,野老欣逢大有年。


人意物情俱自适,溶溶佳气满江天。

日射西山烂烂光,低云遮岸水风凉。


从来鞍马倦行役,笑语不知岐路长。

篇诗曾送耻斋行,岂料存亡隔此生。


早控危衷敷鲠论,晚留遗爱在羊城。


惜无金辂封同姓,空有玉棺归九京。

高堂秉烛见翠微,岩崖突兀当两扉。
庭前系马雾露集,老木倒挂藤萝衣。


问谁妙手能至此?笔墨简古世所稀。

太行青云城上头,城下乱水亦东流。
谁家烟中杨柳树,鸣鸟一似黄栗留。


是时东风荡瀛洲,瀛洲冠带集英游。

一叶生西徼,赍来上海查。


岁时经水府,根本别天涯。


方士真难见,商胡辄自夸。

火炎逢六月,金伏过三庚。


几度衣裳汗,谁家枕簟清。


颁冰无下位,裁扇有高名。

南云长望北云飘,诗思相亲不觉遥。


欲挽颓波谁独峙,解承仙露是双标。


肯邀旧友藏深署,应为宫人赋洞箫。

十年不拟北书通,闲听归人话北风。


黄叶小窗寻句在,玉人清署寄声同。


霜凋桂树香犹烈,海浸珊瑚气亦红。

薄游山水都,遘子玄朗器。


虽止携把间,矫接凤鸾意。


高衿挹弥冲,渊谈畅曷匮。

忆尔胥江别,春风桃几开。


人逢鹡鸰下,音得雁鸿来。

自述高阳旧酒徒,劳君片刺问芦菰。


忧时合上山公启,请乞虚传贺监湖。


名字中原长借客,赋才江左让潜夫。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火云赫赫汗衣流,人望公来望有秋。


契托棣华承缱绻,辞陈桑土愿绸缪。


行为霖雨千畴足,坐解西风一段忧。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一自淮阳阻见贤,俄惊壮齿变衰年。


宦游嗟我身名玷,早退输君福寿延。


别后童颜应不改,何时醉袂复相连。

忽忽百年石火耳,偃鼠不逾一腹水。


胡椒百斛何为哉,箪瓢便可安颜子。


君看世间容悦人,胁肩摇尾恐人嗔。

管中窥豹一斑耳,敢对江海更言水。


赖公不作扬雄尾,舞雩曾许随童子。


绨袍至今念故人,世人欲杀渠不嗔。

高岩去天尺五耳,下飞瀑布千寻水。


山间瘦竹映枯松,岁寒相对凛君子。


杖藜去去寻幽人,剥啄扣门公勿嗔。

结交要在相知耳,趣向不殊水投水。


请看丘侯对谢公,箭锋相契无多子。


丘侯平日论律人,详及谢公喜与嗔。

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萧然穷饮水。


虽似退之厌权门,时作封人慕君子。


惭愧知音个中人,近前不学丞相嗔。

岭云去天一握耳,取死一分山下水。


不辞舟车千里来,赖有陈蕃知孺子。


当堂得酒觞故人,醉倒花前夜不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