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洛阳老狂眼双白,挥豪醉呼声裂帛。


手持造化夺天工,顷刻云烟变朝夕。


有时点染入毫忽,决眦未须论寸尺。

千山坐失千巃嵷,似是帝遣云君封。


巫鬟不辨青婀■,华掌难扑金芙蓉。


已应羲驭走骄日,或有雷门呼蛰龙。

白云团虞山,有七苍虬舞。


云当梁初代,昭明读书所。


虽干乾坤庇,实饱冰霜苦。

春风荡乡国,遍地成小草。


岂不养浮名,末路难自保。


清泉激幽赏,长松托遥抱。

古木蔽炎日,新蕉延远飔。


大有会心处,悠然当告谁。

嫣然一株花,媚此庭中幽。


翻觉此名赘,人生何所忧。

陈榻悬来总为谁,忝成三益共追随。


已夸冰玉壶中客,更爱丹青笔底诗。


画戟清香吾郡事,朱门蓬户古心期。

未央宫中一尺瓦,不知遗恨漳河下。
锡花雷布谁作模,鸳央离合无真假。


阿瞒心雄天厌足,平生只欠西陵哭。

云岩不减灵岩好,昨者胡为涉行潦。


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


一时取乐能偿劳,水西山北争探讨。

小径升堂新筑沙,退朝无事还私衙。


谁移雪岭入我屋,老眼白日疑昏花。


坐游未觉足力倦,倏过野店仍山家。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阳气涣不收,淫雨夜复昼。


倒倾怪盆翻,并集疑辐凑。


鸠妇频见离,蛇医颇遭诟。

斜日下岭西,落霞满川上。


晚色催人还,轻舟复摇漾。


佳山难为别,持酒忽惆怅。

王子宅前千个竹,拂檐当户总萧萧。


土垣近出青相映,池水下通寒不凋。


上客频留苍玉佩,佳人时度紫鸾箫。

八宝池边菡萏香,车轮如日起扶桑。


仙人自合苏门啸,寿岭其如白下长。


绕膝凤毛光灿烂,衔筹鹤意早商量。

孤舟摇荡出风涛,涉水登山也自劳。


乞取生绡图四景,卧游容我醉松醪。

石田老人非画师,胸中丘壑天所私。


挥毫便觉真趣发,意到岂借丹青施。


通守张君画成癖,半幅生绡比全璧。

在昔兰坡翁,结屋断尘鞅。


俯听溪阁邃,仰眺岩扉敞。


天机久已熟,真趣可谁赏。

蜀山晓起雪大晴,蜀江早有商船行。


前牵百丈后催舵,欲动不动难为情。


两舷相依若弟兄,雪后无风江水平。

咸平处士骨已稿,尺素谁传双鲤鱼。


宝藏尚有安抚印,遗稿元无封禅书。


人清并遣乌亦好,字劲宛得梅之馀。

苍崖题字半留痕,笑倚东风酹一尊。


寺主绕山开竹牖,园丁随路作花村。


听经石古苔生绣,葬剑池深水不浑。

长安残暑欲秋风,庭下湘兰忽已丛。


爱客带能移孔系,看山图以卧游工。


高天缥缈摇银汉,明月参差挂碧桐。

柴门秋净树阴疏,肃肃宵征造友庐。
共向深山无别计,晤言惟有数行书。
野情自密世情疏,万壑千崖一草庐。
永日小楼坐秋色,奇人相对读奇书。
野菊初开秋色鲜,窗间作语已堪怜。
于今何事噤无语,总为幽人好午眠。
□滴黄垆血未干,洗牏犹忆跪江干。
谁怜文隐□□□,满树栖乌不敢安。
莪蒿露结叶初干,白首莱衣岁若干。
此日开图空掩泣,终天无复梦魂安。
石田居士东吴叟,人品清高称妙手。
诗中兼画画兼诗,酒后放歌歌放酒。
平生怕入利名场,胸中万顷涵沧浪。
彼美丘园客,逝将赋归与。
羁萦怨迟暮,临风发长吁。
交龙丽瑶砌,挚兽缘金铺。
川梁架流虹,灵泉激深渠。
嘉树夹道生,芳柯缀丹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