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原山色皖江湄,不道来寻是别时。
世出世间双泪尽,吾师吾友一心悲。
难趋觉路呼元伯,谬以音声见子期。
四十年前恨不同,高山忽仰客途中。
面当真处才云识,心待归时更叩空。
墨碣字彯池水净,雪房炉射殿灯红。
总持翰墨兴堪阑,管领烟霞肯便安。
千地匡庐方筑址,半天黄海已垂竿。
谁将西子廊闲迹,都作南宗位下看。
四千里许恭参谒,一两日来那便辞。
欲去重看人世佛,本来教得自家师。
石松拱立如相送,涧竹扶行胜自持。
兹山如海亦如天,心有归依足倍前。
藜杖掷来猿忽引,松关开著虎常眠。
客装仅似头佗卸,乡贯多烦上座传。
文字因缘未脱离,参禅欲转宝峰机。
虽然不解东坡带,也为山门赠研归。
钵饭馀香著一身,竹房宜贮客囊贫。
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
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
病躯漫拟维摩诘,神骏那投支遁林。
道路近来稀会面,津梁疲绝好栖心。
身归独閟松萝迹,书去难酬钟磬音。
日照金轮峰,遥瞻方丈容。
风生锡拄杖,归拨海门松。
忽慰三年别,初为两地逢。
院隐一溪深,无人不到寻。
食来船运米,坐致地铺金。
廓落全开面,庄严总现心。
头白优婆塞,随堂近事初。
枯为秋院叶,醒及夜池鱼。
厥后曾何得,于人总不如。
招提经林麓,不觉过桥来。
赑屃兼山负,虹蜺落涧开。
衣摊春草染,杖发暝钟催。
去岁曾相约,春江草阁中。
拟闻清啸足,兼与老禅通。
破浪浮扬子,看山失皖公。
淤泥生莲花,不如生地栗。
莲花生好看,地栗却好吃。
看底只是虚,吃底却是实。
英雄学儒必学佛,天人战胜持定力。
英雄为将即为僧,大义了了明心镫。
常州城东护国寺,毅魄英风照青史。
目断天鹅影不留,梵风吹落鹫峰头。
野堂四大无窗壁,散诞当年个野牛。
灵运平生屐,如何一瘦藤。
夕阳红叶寺,秋雨白头僧。
阅世三兵火,传心几佛灯。
雨过千山翠色重,群花欲尽絮飞空。
牡丹寂寞芬芳晚,日暮朱栏独倚风。
经旬山雨暗春辉,桃李成阴总未知。
试逐东风入城市,不妨尊酒暂娱嬉。
休论世事苦悲辛,龙卧南阳自有人。
指日承明却归去,烟花紫禁及青春。
近侍三朝捧御床,宫衣犹带内家香。
殊庭更得流霞助,杖屦春风步履强。
风光无赖恼诗翁,健笔凌云思未慵。
长句数篇欺白雪,江山浩荡发春容。
丈人诗律照青春,句到诸郎副析薪。
特许八分传阿买,囊收珠玉破清贫。
锦作双翰褐作衣,雕笼蓄养亦多时。
只缘学得千般语,欲返山林未有期。
少年得髓几人知,想见当年断臂时。
此是湘山大知识,衡门堪继会昌师。
沪渎城西古道场,洞天深处绿云凉。
雨昏不辨琅玕色,日转都成翡翠光。
春水满溪虾子活,午阴当户鸟声长。
旧题墨如新,重会俄九载。
俯仰异今昔,令我重悲慨。
上人渐老大,未觉颜色改。
但知为久住,何用即能归?
客子亦良苦,官曹如此稀。
繁霜吹老鬓,斜日照征衣。
岁晚乡心切,长途恨不飞。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
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
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哢汉家新。
见君庭际小山色,还识君情不染尘。